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出版事业论文--世界各国出版事业论文--中国论文--出版事业史论文

抗战时期的西北大学校刊及其新闻报道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缘起及价值第9-10页
    1.2 研究问题与界定第10-11页
    1.3 相关文献综述第11-14页
        1.3.1 对三份校刊的研究第11-13页
        1.3.2 对民国高校校园报刊的研究第13-14页
    1.4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4-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4页
        1.4.2研究方法第14页
        1.4.3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4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二章 校刊产生发展的传播环境研究第16-30页
    2.1 社会背景第16-18页
        2.1.1 时代背景第16-17页
        2.1.2 制度背景第17-18页
    2.2 抗战时期全国高校教育和校刊发展状况第18-23页
        2.2.1 国统区第18-21页
        2.2.2 解放区第21页
        2.2.3 敌占区第21-22页
        2.2.4 抗战时期全国新创办的高校校刊一览表第22-23页
    2.3 抗战时期西北大学教育及报刊发展概况第23-30页
        2.3.1 教育发展状况第23-25页
        2.3.2 所办报刊状况第25-28页
        2.3.3 校刊的发展更迭第28-30页
第三章 校刊的编辑出版特点研究第30-57页
    3.1 校刊概况第30-33页
        3.1.1 明晰的办刊宗旨第30-32页
        3.1.2 赠阅与订阅相结合的发行方式第32-33页
        3.1.3 组织传播的活动类型第33页
    3.2 把关者为高校机构第33-38页
        3.2.1 主办者第34页
        3.2.2 主编者、编者第34-37页
        3.2.3 主笔者、作者第37-38页
    3.3 传播内容广泛性第38-44页
        3.3.1 新闻报道第39-42页
        3.3.2 非新闻报道第42-44页
    3.4 编辑手法多样化第44-57页
        3.4.1 栏目设置第44-49页
        3.4.2 报道体裁第49-52页
        3.4.3 编排体例第52-54页
        3.4.4 特刊报道第54-57页
第四章 校内重大典礼新闻的内容分析第57-70页
    4.1 对典礼训话的再现报道第57-63页
        4.1.1 关注校领导对本校办学思想的阐释第57-59页
        4.1.2 多角度报道战时教育训话第59-63页
    4.2 对典礼活动的细节报道第63-65页
        4.2.1 描绘本校科学成果展示及现场反响第63-64页
        4.2.2 呈现校庆、毕业典礼活动的丰富性第64-65页
    4.3 以节日报道彰显教育意义第65-68页
        4.3.1 通过扫墓节报道强调“民族精神”第65-66页
        4.3.2 借由焚土纪念报道突出现实禁烟意义第66-68页
    4.4 重大典礼新闻的报道特色第68-70页
        4.4.1 大量使用引语以增强新闻权威性第68页
        4.4.2 持续报道仪式性的总理纪念周活动第68-70页
第五章 抗战动员新闻的内容分析第70-82页
    5.1 抗日宣传与援助报道第70-73页
        5.1.1 传播本校的救亡动员活动第70-72页
        5.1.2 报道本校的社会援助实践第72-73页
    5.2 战时问题研究报道第73-76页
        5.2.1 关注有关原子弹问题的科学演讲第73-74页
        5.2.2 聚焦时事问题研究活动第74-76页
    5.3 受训与从军报道第76-82页
        5.3.1 关注1938年2月本校特殊军训情形第76-77页
        5.3.2 阐释1938年9月本校参加陕南集训意义第77-78页
        5.3.3 关注“抗战以来教授从军第一人”郁士元第78页
        5.3.4 报道1944年本校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第78-82页
第六章 其他题材新闻的内容分析第82-94页
    6.1 日常工作动态新闻第82-86页
        6.1.1 对1938年学校自西安至汉中的大迁徙事件的细节报道第82-83页
        6.1.2 在1946年本校“四·一五”学潮报道中的评价解读第83-86页
    6.2 学术研究考察新闻第86-91页
        6.2.1 传播国内外先进知识理念第86-87页
        6.2.2 报道本地及周边科学考察经过与成果第87-91页
    6.3 社会交流服务新闻:关注社会教育讲习班的推行进展第91-94页
结论第94-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0页
附录第110-12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厄贝沙坦和辛伐他汀对大鼠体内吉非替尼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LC-MS/MS法研究美罗培南在CRRT患者与非CRRT患者的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