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普惠金融背景下甘肃省金融扶贫问题研究

摘要第2-3页
SUMMARY第3-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三)研究述评第16-17页
    三、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7-20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7-18页
        (二)理论基础第18-20页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第20-21页
        (一)研究思路第20-21页
        (二)研究方法第21页
    五、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21-23页
        (一)创新点第21-22页
        (二)不足之处第22-23页
第二章 甘肃省扶贫开发历程及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现状分析第23-30页
    一、甘肃省扶贫开发的历程第23-25页
        (一)体制改革推动扶贫第23页
        (二)“两西”农业建设农村扶贫开发第23-24页
        (三)“四七”扶贫攻坚计划第24页
        (四)新时期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第24页
        (五)新阶段脱贫攻坚第24-25页
    二、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现状分析第25-30页
        (一)金融机构服务现状第25页
        (二)涉农信贷投放状况第25-26页
        (三)从业人员服务情况第26-28页
        (四)金融产品服务现状第28页
        (五)农村保险服务状况第28-29页
        (六)优惠政策实施情况第29-30页
第三章 甘肃省金融扶贫现状分析第30-47页
    一、金融机构扶贫现状第30-35页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第30-31页
        (二)商业性金融机构第31-34页
        (三)合作性金融机构第34-35页
    二、信贷产品扶贫实证分析第35-44页
        (一)双联惠农贷款第36-40页
        (二)双业贷款第40-41页
        (三)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第41-43页
        (四)其他信贷产品第43-44页
    三、金融扶贫模式分析第44-47页
        (一)“陇南”模式第44页
        (二)“临夏”模式第44-45页
        (三)“定西”模式第45页
        (四)“庆阳”模式第45-47页
第四章 甘肃省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第47-56页
    一、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第47-50页
        (一)金融组织功能缺陷第47页
        (二)金融服务对接失衡第47-48页
        (三)抵押担保发展滞后第48页
        (四)金融扶贫效率低下第48-49页
        (五)金融扶贫成本高昂第49页
        (六)信贷风险保障缺失第49-50页
    二、金融扶贫影响因素分析第50-56页
        (一)分析方法介绍第50-51页
        (二)指标体系构建第51-52页
        (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第52-53页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第53-56页
第五章 甘肃省金融扶贫体系构建探析第56-64页
    一、构建目标与原则第56-57页
        (一)构建目标第56页
        (二)构建原则第56-57页
    二、扶贫体系框架构建第57-63页
        (一)微观层面构建第59-60页
        (二)中观层面构建第60-62页
        (三)宏观层面构建第62-63页
    三、扶贫体系运行思路第63-64页
第六章 促进甘肃省金融持续扶贫的建议第64-67页
    一、精确瞄准贷款对象第64页
    二、合理规划贷款用途第64-65页
    三、创新信贷扶贫方式第65页
    四、严格加强风险防控第65-66页
    五、积极扶持承贷银行第66页
    六、完善考核约束制度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个人简介第71-72页
导师简介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汉形神思想研究--以《新论》、《论衡》为中心
下一篇:杨宽先秦史研究成就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