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弦鸣乐器造型和装饰工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 | 第7-8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7-8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1.2.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3 论文的基本构思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1-13页 |
1.4.1 研究创新点 | 第11-12页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2.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弦鸣乐器文化背景探析 | 第13-19页 |
2.1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艺术存在的生态与历史环境 | 第13-17页 |
2.1.1 地理环境 | 第13-14页 |
2.1.2 历史环境 | 第14-15页 |
2.1.3 丝绸之路的影响 | 第15-16页 |
2.1.4 宗教的影响 | 第16-17页 |
2.2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弦鸣乐器使用习俗探析 | 第17-19页 |
3.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弦鸣乐器造型研究 | 第19-43页 |
3.1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弦鸣弓弦乐器造型 | 第19-24页 |
3.1.1 萨塔尔造型特征 | 第19-21页 |
3.1.2 艾捷克造型特征 | 第21-24页 |
3.1.3 胡西塔尔造型特征 | 第24页 |
3.2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弦鸣拨弦乐器造型 | 第24-34页 |
3.2.1 弹布尔造型特征 | 第24-26页 |
3.2.2 都塔尔造型特征 | 第26-28页 |
3.2.3 热瓦甫造型特征 | 第28-33页 |
3.2.4 卡龙的造型特征 | 第33-34页 |
3.3 弦轴及琴马综合对比 | 第34-39页 |
3.3.1 弦轴对比 | 第34-38页 |
3.3.2 琴马造型特征 | 第38-39页 |
3.4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弦鸣击弦乐器造型 | 第39-40页 |
3.5 乐器制作工艺 | 第40-43页 |
3.5.1 制作工具 | 第40-41页 |
3.5.2 制作材料与装饰材料 | 第41-43页 |
4.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弦鸣乐器装饰特色 | 第43-60页 |
4.1 以本体造型为装饰特色 | 第43-44页 |
4.2 以纹样装饰为特色 | 第44-56页 |
4.3 乐器装饰纹样组合方式 | 第56-57页 |
4.3.1 独立式 | 第56页 |
4.3.2 适合纹样式 | 第56页 |
4.3.3 连续纹样 | 第56-57页 |
4.3.4 综合式组合 | 第57页 |
4.4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弦鸣乐器装饰部位 | 第57-58页 |
4.4.1 装饰部位 | 第57-58页 |
4.4.2 装饰手法 | 第58页 |
4.5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弦鸣乐器装饰色彩 | 第58-60页 |
5. 与其他地区同类乐器差异化特征与工艺传承探究 | 第60-65页 |
5.1 与新疆其他地区同类乐器差异化对比举例 | 第60-63页 |
5.2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乐器装饰工艺的传承概述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