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准东纸房东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研究
第一章 前言 | 第7-13页 |
第一节 论文选题依据 | 第7-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第三节 研究区位置与荒漠景观 | 第9-10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工作量 | 第10-12页 |
第五节 主要成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3-21页 |
第一节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5-19页 |
一、区域地层 | 第15-16页 |
二、火山岩 | 第16页 |
三、侵入岩 | 第16页 |
四、变质岩 | 第16-17页 |
五、构造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区域地球化学 | 第19-21页 |
一、元素背景变化趋势 | 第19-20页 |
二、元素分散富集特征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纸房东地区地质特征 | 第21-46页 |
第一节 地层 | 第21-29页 |
一、泥盆系(D) | 第21-23页 |
二、石炭系(C) | 第23-25页 |
三、二叠系(P) | 第25-27页 |
四、侏罗系(J) | 第27-28页 |
五、白垩系(K) | 第28页 |
六、古近系(E) | 第28页 |
七、第四系(Q)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构造 | 第29-32页 |
一、褶皱构造 | 第29-31页 |
二、断裂构造 | 第31-32页 |
第三节 侵入岩 | 第32-34页 |
第四节 火山岩 | 第34-35页 |
第五节 遥感特征 | 第35-44页 |
一、线性构造解译 | 第35-36页 |
二、环形构造解译 | 第36-37页 |
三、遥感异常及解释 | 第37-43页 |
四、成矿地质体遥感特征 | 第43-44页 |
第六节 矿产特征 | 第44-46页 |
一、矿(床)点特征 | 第44页 |
二、成矿特征 | 第44-46页 |
第四章 纸房东地区地球化学特征 | 第46-83页 |
第一节 1:5万岩屑测量方法 | 第46-52页 |
一、1:5万岩屑测量方法选择与采样布局 | 第46-47页 |
二、1:5万岩屑测量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 第47-50页 |
三、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50-52页 |
四、数字处理系统及相关图件制作 | 第52页 |
第二节 元素分配特征 | 第52-66页 |
一、地质单元划分 | 第52-53页 |
二、元素在不同地层中的分配特征 | 第53-56页 |
三、元素的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分布特征 | 第56-66页 |
第三节 元素的富集特征 | 第66-73页 |
一、富集系数、变化系数的地质意义及计算方法 | 第66-67页 |
二、元素不同地质单元中的富集特征 | 第67-73页 |
第四节 元素组合特征 | 第73-75页 |
一、相关关系 | 第73-74页 |
二、元素组合 | 第74-75页 |
第五节 地球化学异常的特征 | 第75-83页 |
一、异常分类及分布概况 | 第75-77页 |
二、重要异常的剖析 | 第77-83页 |
第五章 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 | 第83-126页 |
第一节 新发现矿化点 | 第83-102页 |
一、新疆准东纸房东地区红石滩铜矿点 | 第83-99页 |
二、新疆准东纸房东地区大长沟铜矿化点 | 第99-101页 |
三、新疆准东纸房东地区条山矿化点 | 第101页 |
四、新疆准东纸房东地区条山黄铁矿化点 | 第101-102页 |
第二节 成矿规律 | 第102-104页 |
一、矿床(点)空间分布规律 | 第102-103页 |
二、成矿时间演化规律 | 第103-104页 |
第三节 主要矿种的区域找矿模型 | 第104-115页 |
一、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 第104-110页 |
二、找矿标志分析 | 第110-112页 |
三、区域找矿模型建立 | 第112-115页 |
第四节 矿产预测 | 第115-126页 |
一、成矿区(带)的划分 | 第115-119页 |
二、成矿远景区特征 | 第119-122页 |
三、找矿靶区的优选圈定 | 第122-123页 |
四、资源量预测 | 第123-12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2页 |
图版 | 第132-135页 |
发表文章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