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ARES协议缓存服务器的研究与实现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1页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课题来源及本人工作 | 第10页 |
·本文组织 | 第10-11页 |
第二章 ARES 协议研究 | 第11-33页 |
·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ARES 协议概述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ARES 网络拓扑结构 | 第14-21页 |
·中心化拓扑 | 第14-16页 |
·全分布式拓扑 | 第16-18页 |
·半分布式拓扑 | 第18-19页 |
·ARES 网络拓扑结构 | 第19-21页 |
·ARES 协议报文结构 | 第21-23页 |
·头部 | 第21-22页 |
·有效载荷 | 第22-23页 |
·ARES 协议关键算法 | 第23-28页 |
·zlib | 第23-24页 |
·SHA-1 | 第24-26页 |
·核心加密算法 | 第26-28页 |
·ARES 协议流程 | 第28-32页 |
·登录 | 第28-29页 |
·搜索 | 第29-31页 |
·上传与下载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ARES 缓存服务器的研究与优化 | 第33-48页 |
·ARES 缓存系统结构 | 第33-36页 |
·硬件部署 | 第33-34页 |
·模块功能 | 第34-35页 |
·具体流程 | 第35-36页 |
·网络程序模型研究 | 第36-40页 |
·单连接模型 | 第37页 |
·Select 模型 | 第37-38页 |
·Poll 模型 | 第38页 |
·Kqueue 模型 | 第38页 |
·Epoll 模型 | 第38-39页 |
·性能分析 | 第39-40页 |
·缓存置换算法研究 | 第40-47页 |
·缓存置换算法介绍 | 第40-42页 |
·基于经济学模型的缓存置换算法 | 第42-43页 |
·价格函数 | 第43-44页 |
·老化策略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ARES 缓存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69页 |
·缓存服务器系统结构 | 第48-52页 |
·功能描述 | 第48-49页 |
·层次结构 | 第49-50页 |
·软件架构 | 第50-51页 |
·模块设计 | 第51-52页 |
·登录模块设计 | 第52-55页 |
·关键数据结构 | 第52-53页 |
·总体流程 | 第53页 |
·超级节点连接数控制 | 第53-54页 |
·与超级节点建立连接 | 第54-55页 |
·搜索模块设计 | 第55-58页 |
·关键数据结构 | 第55-56页 |
·HASH 搜索流程 | 第56-57页 |
·搜索返回报文处理 | 第57-58页 |
·下载模块设计 | 第58-61页 |
·关键数据结构 | 第58-59页 |
·下载模块流程 | 第59-60页 |
·请求和应答报文的加密传输 | 第60-61页 |
·上传模块设计 | 第61-63页 |
·关键数据结构 | 第61-62页 |
·上传流程 | 第62-63页 |
·算法模块设计 | 第63-68页 |
·SHA-1 模块 | 第63-64页 |
·加密模块 | 第64-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69-78页 |
·系统平台配置 | 第69-72页 |
·硬件平台搭建 | 第69-70页 |
·Linux 开发平台的配置 | 第70-72页 |
·编译环境配置 | 第72-74页 |
·库文件安装 | 第72-73页 |
·Makefile 的生成 | 第73-74页 |
·程序演示 | 第74-76页 |
·系统测试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总结 | 第78页 |
·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申请 | 第82-83页 |
缩略词 | 第83-85页 |
图表清单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