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焊接工艺论文--一般方法论文--焊接缺陷及质量检查论文

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缝缺陷检测及分类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论文背景第8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9-11页
        1.3.1 射线检测法第10页
        1.3.2 超声波检测法第10页
        1.3.3 其他检测方法第10-11页
        1.3.4 焊缝缺陷分类相关研究第11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第11-13页
第二章 系统组成及焊缝相关知识第13-20页
    2.1 焊接技术第13-14页
    2.2 系统设计第14-17页
        2.2.1 系统硬件设备及设计第14-16页
        2.2.2 系统软件设计第16-17页
        2.2.3 系统整体流程设计第17页
    2.3 焊缝缺陷类型第17-19页
        2.3.1 真实缺陷第17-19页
        2.3.2 伪缺陷第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焊缝图像预处理第20-31页
    3.1 原始焊缝图像序列分析第20-21页
    3.2 图像筛选与有效区域提取第21-22页
    3.3 图像旋转矫正第22-27页
        3.3.1 图像旋转矫正的必要性第22-23页
        3.3.2 图像旋转矫正算法第23-24页
        3.3.3 旋转角度的确定第24-27页
    3.4 焊缝核心区域的提取第27-29页
        3.4.1 初步提取第27-28页
        3.4.2 二次提取第28-29页
    3.5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四章 罐身区域焊缝缺陷的检测与类型判别第31-44页
    4.1 算法的选择第31页
    4.2 改进的背景差分法第31-35页
        4.2.1 算法依据第31-32页
        4.2.2 背景模型的构建第32-34页
        4.2.3 焊缝缺陷特征的提取第34-35页
        4.2.4 背景模型的更新第35页
    4.3 缺陷的检测与类型判别第35-39页
        4.3.1 缺陷面积检测法第35-36页
        4.3.2 缺陷亮度检测法第36-37页
        4.3.3 波形检测法第37-39页
        4.3.4 焊缝缺陷类型的判别流程第39页
    4.4 相关实验及讨论第39-43页
        4.4.1 缺陷面积检测的阈值讨论第39-40页
        4.4.2 缺陷亮度检测的阈值讨论第40-41页
        4.4.3 波形检测相关取值讨论第41-42页
        4.4.4 罐身区域焊缝模拟检测实验第42-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两端焊缝缺陷的检测第44-60页
    5.1 残影干扰消除第44-46页
        5.1.1 问题描述第44页
        5.1.2 算法步骤第44-46页
    5.2 基于拟合波形的焊缝缺陷检测第46-52页
        5.2.1 波形序列获取及预处理第47-48页
        5.2.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波形拟合第48-50页
        5.2.3 缺陷检测方法第50-52页
    5.3 基于横向累加波形的虚焊检测第52-55页
        5.3.1 横向累加波形第52-53页
        5.3.2 波形特征判断第53-55页
    5.4 两端焊缝缺陷检测整体流程第55页
    5.5 实验与讨论第55-59页
        5.5.1 差异波形判断的阈值讨论第55-56页
        5.5.2 波峰谷差值判断的阈值讨论第56-57页
        5.5.3 两端焊缝模拟检测实验第57页
        5.5.4 与罐身区域缺陷检测算法的优劣对比第57-58页
        5.5.5 实际生产在线检测实验第58-59页
    5.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主要结论第60页
    展望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胸腔积液证型分布及其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研究
下一篇:“锚泊原理”垂直双悬吊固定法配合服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