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汪曾祺九十年代小说内容的变化 | 第11-25页 |
第一节 性——从“无邪”到“不伦” | 第11-14页 |
第二节 政治——从“美好的虚幻”到“惨烈的真实” | 第14-18页 |
第三节 风土人情——从“淳朴性”到“恶魔性” | 第18-25页 |
第二章 汪曾祺九十年代小说艺术风格的转变 | 第25-42页 |
第一节 个体说话人发声与文本主流人物发声——从“吻合”到“龃龉” | 第25-30页 |
第二节 儿童视角——从“人的成长”到“人的终结” | 第30-36页 |
第三节 结尾的艺术——从“淡化悲伤”到“强化悲剧” | 第36-42页 |
第三章 汪曾祺九十年代“变法”原因 | 第42-50页 |
第一节 求新求异的艺术坚守 | 第42-44页 |
第二节 文坛边缘人的自得其乐 | 第44-47页 |
第三节 老年心态的“返璞归真” | 第47-50页 |
第四章 汪曾祺九十年代小说创作变化的价值与意义 | 第50-56页 |
第一节 诗意与荒诞——对世界的全面认知 | 第50-53页 |
第二节 压抑与觉醒——对悲剧精神的呼唤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