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1-18页 |
|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认识 | 第11-15页 |
| 1.1 流行病学 | 第11页 |
| 1.2 发病机制 | 第11-13页 |
| 1.3 临床表现 | 第13页 |
| 1.4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第13页 |
| 1.5 治疗 | 第13-14页 |
| 1.6 预后 | 第14-15页 |
| 2. 祖国医学对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认识 | 第15-18页 |
| 2.1 历代文献对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认识 | 第15页 |
| 2.2 现代中医治法方药 | 第15-18页 |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18-35页 |
| 第一章 化肝通络方含药血清的制备与成分鉴定 | 第18-22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18页 |
|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 第18页 |
| 1.3 实验溶剂配制 | 第18页 |
| 1.4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 2.1 含药血清的制备 | 第19页 |
| 2.2 中药原液成分的鉴定 | 第19-20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化肝通络方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的影响 | 第22-27页 |
| 1.实验材料 | 第22页 |
| 1.1 实验细胞 | 第22页 |
|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 第22页 |
| 1.3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22-25页 |
| 2.1 实验溶剂配制 | 第22-23页 |
| 2.2 细胞复苏 | 第23页 |
| 2.3 细胞培养与传代 | 第23-24页 |
| 2.4 细胞冻存 | 第24页 |
| 2.5 MTT法检测化肝通络方含药血清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4-25页 |
| 2.6 光密度值测定 | 第25页 |
| 2.7 数据分析 | 第25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25-27页 |
| 3.1 细胞生长状态 | 第25页 |
| 3.2 不同浓度化肝通络方含药血清对HSC-T624h增殖或抑制的影响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化肝通络方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T6作用机制的研究 | 第27-35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 1.1 实验细胞 | 第27页 |
|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 第27页 |
| 1.3 实验试剂配制 | 第27-28页 |
| 1.4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 2.1 蛋白质样品提取 | 第29页 |
| 2.2 BCA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 第29-30页 |
| 2.3 电泳、转膜与抗体孵育 | 第30-31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31-35页 |
| 3.1 TGF-β1结果 | 第32-33页 |
| 3.2 smad2/3结果 | 第33-34页 |
| 3.3 smad7结果 | 第34-35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5-39页 |
| 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