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3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 | 第12-13页 |
1.3.1 轿厢终端数据采集器的设计简介 | 第12-13页 |
1.3.2 维保人员移动应用程序设计简介 | 第13页 |
1.3.3 远程监控管理平台的设计简介 | 第13页 |
1.4 论文整体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及其相关技术分析 | 第15-23页 |
2.1 系统整体结构及其功能 | 第15-16页 |
2.2 轿厢终端数据采集器设计 | 第16-17页 |
2.3 维保人员移动应用程序设计 | 第17页 |
2.4 远程监控管理平台设计 | 第17-18页 |
2.5 关键技术介绍 | 第18-22页 |
2.5.1 Web GIS技术 | 第18-20页 |
2.5.2 JSP技术 | 第20-21页 |
2.5.3 Android技术 | 第21-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轿厢终端数据采集器方案设计与实现 | 第23-32页 |
3.1 硬件平台方案选择和具体设计 | 第23-25页 |
3.1.1 硬件平台方案选择 | 第23页 |
3.1.2 核心板和底板介绍 | 第23-25页 |
3.2 轿厢终端数据采集器整体功能设计 | 第25-26页 |
3.3 传感器选型 | 第26-29页 |
3.3.1 上下平层感应传感器的选型 | 第26-27页 |
3.3.2 门开关感应器、基站感应器、上下极限感应器的选型 | 第27-28页 |
3.3.3 红外人体感应器的选型 | 第28-29页 |
3.3.4 加速度传感器的选型 | 第29页 |
3.4 传感器驱动的开发 | 第29-31页 |
3.4.1 GPIO驱动的开发 | 第29-30页 |
3.4.2 I2C驱动的开发 | 第30-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维保人员移动应用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32-39页 |
4.1 移动应用程序整体功能架构设计 | 第32页 |
4.2 Android应用开发环境搭建 | 第32-34页 |
4.3 地图显示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4-36页 |
4.3.1 高德地图开发简介 | 第34-35页 |
4.3.2 eclipse工程配置 | 第35页 |
4.3.3 地图显示模块的实现 | 第35-36页 |
4.4 实时监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6-37页 |
4.5 故障历史信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页 |
4.6 维保历史信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3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远程监控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 第39-51页 |
5.1 平台功能整体设计 | 第39页 |
5.2 通信协议设计 | 第39-43页 |
5.2.1 TCP/IP协议 | 第39-40页 |
5.2.2 Socket通信 | 第40-43页 |
5.3 数据库的设计 | 第43-46页 |
5.3.1 MySQL介绍 | 第43页 |
5.3.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第43-46页 |
5.4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第46-50页 |
5.4.1 系统管理模块 | 第47-48页 |
5.4.2 实时监控模块 | 第48-49页 |
5.4.3 历史记录模块 | 第49-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系统整体测试与实验 | 第51-55页 |
6.1 测试的原则 | 第51页 |
6.2 远程监控管理平台用户多处登录测试 | 第51-52页 |
6.3 远程监控管理平台与轿厢终端数据交互,实时监控测试 | 第52-53页 |
6.4 维保人员移动应用程序与远程监控管理平台数据交互测试 | 第53-5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5-58页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5-56页 |
7.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56页 |
7.3 未来研究方向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