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云计算平台中服务性能分析的移动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专用术语注释表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研究与应用现状第10-13页
        1.2.1 云平台中服务性能监控技术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云平台中服务性能分析技术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移动设备应用平台的研究现状第13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安排第13-14页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4页
    1.4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系统关键技术概述第15-32页
    2.1 云平台相关理论第15-17页
        2.1.1 云平台概述第15-16页
        2.1.2 云计算基本特征第16-17页
    2.2 Android平台介绍第17-24页
        2.2.1 Android概述第17-18页
        2.2.2 Android平台体系结构第18-20页
        2.2.3 Android平台开发第20-22页
        2.2.4 Android消息推送技术第22-23页
        2.2.5 Apache Mina介绍第23-24页
    2.3 Nagios监控机制第24-25页
        2.3.1 Nagios监控系统概述第24页
        2.3.2 Nagios监控的工作原理第24-25页
    2.4 分类器模型与特征选择算法第25-28页
        2.4.1 贝叶斯分类器第25-26页
        2.4.2 条件概率分布的计算第26-27页
        2.4.3 关键性能度量选择算法第27-28页
    2.5 Android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第28-31页
        2.5.1 HTTP通信技术第29-30页
        2.5.2 JSON技术第30-31页
    2.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第32-37页
    3.1 系统总体需求概述第32页
    3.2 移动端业务流程分析第32-34页
    3.3 服务端功能需求第34-35页
    3.4 系统其它需求第35-36页
        3.4.1 系统性能第35-36页
        3.4.2 用户体验第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第37-43页
    4.1 系统设计目标第37-38页
    4.2 系统总体技术架构设计第38-40页
    4.3 代码组织结构第40-42页
        4.3.1 服务端代码组织结构第40页
        4.3.2 移动端代码组织结构第40-41页
        4.3.3 功能与程序对应关系第41-42页
    4.4 数据的缓存第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第43-61页
    5.1 Android开发环境及运行环境第43-45页
        5.1.1 Eclipse介绍第43-44页
        5.1.2 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第44-45页
    5.2 系统服务端的设计第45-50页
        5.2.1 Nagios监控的实现第45-46页
        5.2.2 WEB性能分析第46-47页
        5.2.3 贝叶斯分类器的学习第47-49页
        5.2.4 优化的关键性能度量选择算法第49-50页
    5.3 系统客户端的设计第50-58页
        5.3.1 登录界面的实现第50-51页
        5.3.2 注册界面的实现第51-52页
        5.3.3 主界面的实现第52-53页
        5.3.4 分析界面的实现第53-55页
        5.3.5 历史记录界面的实现第55页
        5.3.6 搜索界面的实现第55页
        5.3.7 个人中心界面的实现第55-56页
        5.3.8 修改账号密码界面的实现第56页
        5.3.9 推送功能的实现第56-58页
    5.4 测试与优化第58-60页
        5.4.1 测试第58页
        5.4.2 优化第58-60页
    5.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61-62页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5-66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66-67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相电压型级联准Z源AC/AC变换器研究
下一篇:风光互补型微网混合储能容量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