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关于涉农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思考--以甘肃省为例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涉农群体性事件情况概述第8-13页
   ·涉农群体性事件现状第8页
   ·涉农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第8-12页
     ·因土地矛盾纠纷引发第8-10页
     ·因村民民主自治管理纠纷引发第10-11页
     ·因基层政府行为失范引发第11-12页
   ·涉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第12-13页
     ·目的的利益性第12页
     ·行为方式的积极作为性第12页
     ·诱发原因的复杂性第12-13页
     ·具有多发性和反复性第13页
     ·较强的组织性和效仿性第13页
第二章 涉农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第13-16页
   ·经济因素第13-14页
   ·政治因素第14-15页
   ·文化因素第15-16页
   ·社会因素第16页
第三章 涉农群体性事件法律问题分析第16-28页
   ·不确定的法律概念问题第16-17页
     ·公共利益第16-17页
     ·集体第17页
   ·基本权益法律保障不到位问题第17-18页
     ·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不力第17-18页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第18页
   ·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第18-21页
     ·人大代表代言功能发挥不足第19页
     ·基层组织表达途径不畅第19-20页
     ·信访制度功能有限第20-21页
   ·农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法律机制不完善第21-26页
     ·调解第21-23页
     ·诉讼第23-25页
     ·行政复议第25-26页
     ·仲裁第26页
   ·涉农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缺乏统一法律规范第26-28页
     ·处置主体不明确第26-27页
     ·处置依据缺乏统一规范性第27页
     ·责任追究没有统一法律标准第27-28页
第四章 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和建议第28-36页
   ·基础性应对第28-30页
     ·积极稳妥协调农村社会利益第28页
     ·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第28页
     ·严格依法行政第28-29页
     ·规范司法行为第29-30页
   ·制度性应对第30-31页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第30页
     ·促进乡镇人大代表切实履行代表职责第30页
     ·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全面运行第30-31页
     ·完善处置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法律规范第31页
   ·机制性应对第31-36页
     ·完善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第31-33页
     ·完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第33-34页
     ·建立农村社会稳定状况评价和预警机制第34-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兰州市城关区社区自治调查研究报告
下一篇:危机事件中的警察公共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