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我国知识产权救济程序中已决事实预决效力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第1章 知识产权行政救济程序中确认事实在其他救济程序中的预决效力分析第11-20页
    1.1 知识产权行政救济程序与其他救济程序的关系第11-15页
        1.1.1 行政救济程序类型第11-13页
        1.1.2 行政救济程序与其他救济程序的协调第13-15页
    1.2 知识产权行政救济程序中确认事实认定现状第15-16页
        1.2.1 行政机关确认侵权的事实与后续行政诉讼认定不侵权的冲突第15页
        1.2.2 行政机关确认侵权的事实与后续民事诉讼确认不侵权的冲突第15-16页
        1.2.3 行政机关确认侵权的事实与异地民事诉讼确认侵权不成立的冲突第16页
        1.2.4 行政调解协议确认侵权的事实与后续民事诉讼确认不侵权的冲突第16页
    1.3 行政救济程序确认事实预决效力评析第16-20页
        1.3.1 从行政裁判结果效力的角度评析行政确认事实预决效力第17页
        1.3.2 从行政执法统一性的角度评析行政确认事实对后续行政保护程序预决效力第17-18页
        1.3.3 从行政救济准司法的角度评析行政确认事实对后续司法救济程序预决效力第18-20页
第2章 知识产权行政诉讼程序中已决事实在其他救济程序中的预决效力分析第20-26页
    2.1 知识产权行政诉讼程序与其他诉讼程序关系第20-22页
        2.1.1 行政诉讼已决事实在其他诉讼程序中预决效力立法依据第20页
        2.1.2 行政诉讼与其他诉讼程序的协调第20-22页
    2.2 知识产权行政诉讼程序中已决事实认定现状第22-23页
        2.2.1 行政诉讼已决事实与后续民事诉讼同一事实认定存在冲突第22页
        2.2.2 行政诉讼已决事实与后续刑事诉讼同一事实认定存在冲突第22-23页
    2.3 行政诉讼已决事实预决效力评析第23-26页
        2.3.1 从证明标准的角度评析行政诉讼已决事实在其他诉讼程序中的预决效力第23-24页
        2.3.2 从诉讼类型的角度评析行政诉讼已决事实在其他诉讼程序中的预决效力第24-25页
        2.3.3 从事实的实质同一性评析行政诉讼已决事实在其他诉讼程序中的预决效力第25-26页
第3章 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程序中已决事实在其他救济程序中的预决效力分析第26-33页
    3.1 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程序与其他诉讼程序关系第26-28页
        3.1.1 民事诉讼已决事实在其他诉讼程序中预决效力立法依据第26-27页
        3.1.2 民事诉讼与其他诉讼程序的协调第27-28页
    3.2 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已决事实认定现状第28-30页
        3.2.1 在先民事侵权判决与在后行政确权判决冲突第28-29页
        3.2.2 在先民事侵权判决与后继民事侵权判决不相冲突第29-30页
    3.3 民事诉讼已决事实预决效力评析第30-33页
        3.3.1 从证明标准的角度评析民事诉讼已决事实在其他诉讼程序中的预决效力第30页
        3.3.2 从判决类型的角度评析民事诉讼已决事实在其他诉讼程序中的预决效力第30-31页
        3.3.3 行政、刑事诉讼程序援引民事已决事实规则构建第31-33页
第4章 知识产权刑事诉讼程序中已决事实在其他救济程序中的预决效力分析第33-38页
    4.1 知识产权刑事诉讼程序与其他诉讼程序关系第33-34页
        4.1.1 刑事诉讼已决事实在其他诉讼程序中预决效力立法依据第33页
        4.1.2 刑事诉讼与其他诉讼程序的协调第33-34页
    4.2 知识产权刑事诉讼程序中已决事实认定现状第34-36页
        4.2.1 刑事诉讼已决事实与后续民事诉讼同一事实认定存在冲突第34-35页
        4.2.2 刑事诉讼已决事实与后续行政诉讼同一事实认定存在冲突第35-36页
    4.3 刑事诉讼已决事实预决效力评析第36-38页
        4.3.1 从证明标准的角度评析刑事诉讼已决事实在其他诉讼程序中的预决效力第36页
        4.3.2 从判决类型的角度评析刑事诉讼已决事实在其他诉讼程序中的预决效力第36-37页
        4.3.3 从事实的性质角度评析刑事诉讼已决事实在其他诉讼程序中的预决效力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司债权人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基于LBP和PCA的脱机手写藏文字符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