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混联系统网损计算及无功优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网损理论在交直流混联系统中的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1.2.1 网损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直流输电系统现状分析 | 第15-18页 |
1.2.3 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研究动态 | 第18-21页 |
1.3 交直流混联系统无功优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3-25页 |
第2章 交直流混联系统节点网损微增率算法研究 | 第25-35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计及平衡节点网损微增率算法 | 第26-28页 |
2.3 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处理办法 | 第28-30页 |
2.4 交直流混联系统扩展雅可比矩阵的推导 | 第30-31页 |
2.5 算例分析 | 第31-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交直流混联系统无功优化基础 | 第35-51页 |
3.1 交直流混联系统潮流计算 | 第35-42页 |
3.1.1 交直流混联系统数学模型 | 第35-36页 |
3.1.2 交直流混联系统潮流计算 | 第36-42页 |
3.2 基于变量转换法的改进非线性原-对偶内点法 | 第42-50页 |
3.2.1 非线性原-对偶内点法的基本原理 | 第42-47页 |
3.2.2 变量转换法原理 | 第47-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交直流混联系统无功优化模型及算法 | 第51-56页 |
4.1 交直流混联系统无功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51-53页 |
4.1.1 目标函数 | 第51页 |
4.1.2 约束条件 | 第51-53页 |
4.2 交直流混联系统无功优化过程 | 第53-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算例分析 | 第56-62页 |
5.1 测试系统介绍 | 第56-57页 |
5.1.1 参与测试原始纯交流系统参数 | 第56页 |
5.1.2 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的生成 | 第56-57页 |
5.2 不同优化方式的结果对比 | 第57-59页 |
5.2.1 不同优化方式的结果对比 | 第57-58页 |
5.2.3 优化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5.3 不同直流系统控制方式下优化效果对比 | 第59-61页 |
5.3.2 算例分析 | 第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