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自动调整论文

D-STATCOM并联运行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D-STATCOM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D-STATCOM并联运行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1 D-STATCOM并联拓扑结构第11-12页
        1.3.2 D-STATCOM并联运行控制策略第12-13页
        1.3.3 D-STATCOM并联运行容量分配第13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第13-14页
    1.5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2章 D-STATCOM检测控制方法第15-22页
    2.1 拓扑结构第15-16页
    2.2 补偿指令电流计算第16-17页
    2.3 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法第17-19页
    2.4 D-STATCOM运行控制方法第19-21页
        2.4.1 滞环电流比较法第20页
        2.4.2 三角波比较法第20-21页
    2.5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D-STATCOM并联运行技术第22-30页
    3.1 拓扑结构第22-23页
    3.2 容量分配第23-24页
        3.2.1 容量平均分配第23-24页
        3.2.2 按容量比例分配第24页
    3.3 控制方法第24-27页
        3.3.1 整体控制方法第24-25页
        3.3.2 主从控制方法第25页
        3.3.3 分散控制方法第25-26页
        3.3.4 分散控制方法的改进第26-27页
    3.4 保护策略第27-29页
        3.4.1 截断限流保护第27-28页
        3.4.2 比例限流保护第28-29页
    3.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4章 D-STATCOM并联运行仿真验证第30-37页
    4.1 单台D-STATCOM补偿仿真第30-33页
        4.1.1 D-STATCOM仿真模型搭建第30-32页
        4.1.2 D-STATCOM仿真结果分析第32-33页
    4.2 D-STATCOM并联运行仿真第33-36页
        4.2.1 D-STATCOM并联运行系统仿真模型第33-34页
        4.2.2 D-STATCOM并联运行仿真结果第34-36页
    4.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5章 D-STATCOM并联运行实验第37-51页
    5.1 主电气元件选择第37-39页
        5.1.1 IGBT型号选择第37-38页
        5.1.2 直流电容型号选择第38页
        5.1.3 电抗器型号选择第38-39页
    5.2 PCB板设计第39-43页
        5.2.1 数字信号调理电路第40-41页
        5.2.2 死区电路第41-42页
        5.2.3 驱动芯片第42-43页
    5.3 软件设计第43-47页
        5.3.1 软件滤除直流偏移第45页
        5.3.2 电网电压相位获取第45-46页
        5.3.3 补偿指令电流计算程序第46-47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7-50页
        5.5.1 单台D-STATCOM补偿实验第47-49页
        5.5.2 D-STATCOM并联补偿实验第49-50页
    5.5 本章总结第50-5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6.1 结论第51页
    6.2 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型毛细管平衡釜及原位拉曼光谱联用研究模拟地质条件下CO2-石油模型化合物膨胀规律
下一篇:基于排序策略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