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9页 |
二、研究的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四、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五、选题的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女性主义与网络自制剧 | 第14-18页 |
第一节 什么叫女性主义 | 第14-15页 |
一、女性主义含义 | 第14页 |
二、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什么叫网络自制剧 | 第15页 |
第三节 网络自制剧在国内的兴起与发展 | 第15-18页 |
一、业余阶段 | 第16页 |
二、专业化与业余化并行阶段 | 第16-17页 |
三、专业化阶段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网络自制剧中女性主义的呈现 | 第18-26页 |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嬗变轨迹 | 第18-20页 |
一、女性角色:从缺位到凸现 | 第18-19页 |
二、女性情感:从依附到独立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女性主义与精英文化的碰撞 | 第20-21页 |
一、网络自制剧中女性精英化倾向 | 第20-21页 |
二、网络自制剧中女性精英化症候 | 第21页 |
第三节 女性主义与网络文学交融 | 第21-23页 |
一、多元的自制剧类型 | 第22页 |
二、女主角的光环效应 | 第22-23页 |
第四节 女性主义与消费主义互动 | 第23-26页 |
一、“她”的消费 | 第23-24页 |
二、“她”的被消费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新媒体视野下网络自制剧的女性主义特征 | 第26-29页 |
第一节 男性镜像中的“女性” | 第26-28页 |
一、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叙事 | 第26页 |
二、男性创作者创造“女性”的局限性 | 第26-27页 |
三、男性创作者对女性主义的贡献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女性影视创作者的女性影像世界 | 第28-29页 |
一、对男性话语权的颠覆 | 第28页 |
二、非传统的性别颠覆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网络自制剧中女性主义的错位与困境 | 第29-34页 |
第一节 女性形象隐蔽的符号化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男权主义的隐匿性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女性神话”中永恒的女性困境 | 第32-34页 |
第五章 树立性别平等意识——网络自制剧中女性主义的突围与超拔 | 第34-39页 |
第一节 改善女性与媒介之关系——树立平权意识 | 第34-35页 |
一、理论本土化 | 第35页 |
二、理论实践化 | 第35页 |
第二节 女性媒介人员的公开发声——体现独立自主的女性 | 第35-37页 |
一、塑造多元女性形象,追求自己的情感需要 | 第36页 |
二、男女二元对立的淡化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女性受众的合理反击——建构亦真亦幻的第三空间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