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审美文化视野下的闽南惠安石雕艺术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中文文摘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8-9页 |
二、眼光与思路 | 第9-10页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工艺发展观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工艺属性 | 第12-26页 |
第一节 工艺概念与发展模式 | 第12-13页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工艺属性 | 第13-18页 |
第三节 闽南惠安石雕艺术创作上的工艺文化特征 | 第18-26页 |
第二章 传统与民间文化的关系 | 第26-36页 |
第一节 传统的内涵、特征和价值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民间地方文化的传统性 | 第27-29页 |
第三节 闽南寺庙装饰艺术中的民间品格 | 第29-36页 |
第三章 闽南惠安石雕艺术的特色 | 第36-50页 |
第一节 曲阳石雕和惠安石雕的特征比较与分析 | 第36-40页 |
第二节 惠安石雕与福州寿山石雕的特征比较和分析 | 第40-50页 |
第四章 闽南惠安石雕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 第50-86页 |
第一节 工具性文化观念指导下的惠安石雕艺术 | 第52-63页 |
第二节 工艺性观念指导下的惠安石雕艺术 | 第63-76页 |
第三节 艺术性观念指导下的惠安石雕艺术 | 第76-86页 |
第五章 作为闽南文化纪念碑的鳌园石雕文化 | 第86-113页 |
第一节 关于纪念碑这个概念 | 第86-89页 |
第二节 鳌园是体现民间乡土情怀的纪念碑 | 第89-101页 |
第三节 鳌园是体现传统文化发展模式的纪念碑 | 第101-11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3-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22-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个人简历 | 第125-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