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现状 | 第10页 |
·乡村旅游服务质量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 第10-11页 |
·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的定量化发展趋势 | 第11页 |
·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创新 | 第12页 |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步骤 | 第13-14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国外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 第15页 |
·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旅游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研究 | 第15-16页 |
·旅游服务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 第16-17页 |
·旅游服务质量IPA 评价方法研究 | 第17页 |
·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 第17-18页 |
3 理论应用及模型研究 | 第18-27页 |
·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乡村旅游 | 第18-19页 |
·服务质量 | 第19-20页 |
·旅游服务质量 | 第20-21页 |
·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游客满意理论 | 第21页 |
·低碳经济理论 | 第21-22页 |
·消费者行为理论 | 第22页 |
·评价模型 | 第22-26页 |
·差距分析评价模型 | 第22-24页 |
·SERVQUAL 评价模型 | 第24页 |
·数据包络评价模型 | 第24-25页 |
·Q 矩阵评价模型 | 第25-26页 |
·评价方法 | 第26-27页 |
4 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7-44页 |
·指标体系的评价流程 | 第27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27-28页 |
·系统性 | 第27-28页 |
·层次性 | 第28页 |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28页 |
·群众参与与专家咨询相结合 | 第28页 |
·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 | 第28-31页 |
·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 | 第28-31页 |
·评价指标的筛选过程 | 第31页 |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第31-43页 |
·指标权重的评价方法 | 第31-35页 |
·指标权重的数据来源 | 第35页 |
·指标权重的分析过程 | 第35-37页 |
·结果分析 | 第37-43页 |
·指标体系评分的确定 | 第43-44页 |
5 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 第44-56页 |
·调查问卷设计 | 第44页 |
·案例选择依据 | 第44-45页 |
·政策扶持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 第44-45页 |
·自然环境良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 第45页 |
·区位优势明显,外部交通条件快捷 | 第45页 |
·案例简要介绍 | 第45-47页 |
·棋盘寨休闲山庄 | 第45-46页 |
·白沙湾生态农庄 | 第46-47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评价分析 | 第48-53页 |
·闽侯县棋盘寨休闲山庄服务质量评价分析 | 第48-50页 |
·闽侯县白沙湾生态农庄服务质量评价分析 | 第50-52页 |
·闽侯县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第52-53页 |
·研究结论 | 第53-56页 |
·存在的亮点 | 第53-5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54-56页 |
6 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启示和前景展望 | 第56-58页 |
·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启示 | 第56-57页 |
·完善乡村旅游特色项目建设,加强旅游产品开发 | 第56页 |
·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服务环境 | 第56页 |
·完善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制度,提高员工服务水平 | 第56-57页 |
·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测评体系,增强服务监控力度 | 第57页 |
·研究不足与前景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