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针刺机构运动情况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针刺机构仿真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针刺机关键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第18-30页 |
2.1 针板的加速度载荷分析 | 第18-22页 |
2.1.1 针板与刺针的位移分析 | 第19-20页 |
2.1.2 针板与刺针的速度分析 | 第20页 |
2.1.3 针板与刺针的加速度分析 | 第20-22页 |
2.2 刺针对针板的载荷分析 | 第22页 |
2.2.1 刺针的惯性力载荷分析 | 第22页 |
2.2.2 针刺力载荷分析 | 第22页 |
2.3 针刺力载荷测试实验平台 | 第22-27页 |
2.3.1 针刺力载荷测试的意义 | 第22-23页 |
2.3.2 Labview实验平台介绍 | 第23页 |
2.3.3 针刺力测试实验硬件平台 | 第23-25页 |
2.3.4 针刺力测试实验软件平台 | 第25-26页 |
2.3.5 传感器标定 | 第26-27页 |
2.4 针刺力测试实验 | 第27-30页 |
第三章 针刺机关键机构的有限元建模 | 第30-44页 |
3.1 针板有限元仿真的目的与意义 | 第30-31页 |
3.2 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 | 第31-32页 |
3.2.1 ANSYS简介 | 第31页 |
3.2.2 ANSYS Workbench主要特点 | 第31-32页 |
3.3 ANSYS Workbench仿真流程 | 第32-36页 |
3.3.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33-34页 |
3.3.2 网格划分 | 第34-35页 |
3.3.3 加载和求解 | 第35-36页 |
3.3.4 结果后处理 | 第36页 |
3.4 针板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36-40页 |
3.4.1 针板与针梁紧固方式分类 | 第37-38页 |
3.4.2 针板植针密度分类 | 第38页 |
3.4.3 针板材料分类 | 第38-39页 |
3.4.4 针板尺寸分类 | 第39页 |
3.4.5 针板分类统计 | 第39-40页 |
3.5 针板实体模型绘图 | 第40-44页 |
第四章 针刺机关键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44-72页 |
4.1 针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4-51页 |
4.1.1 选择仿真模块 | 第44-45页 |
4.1.2 定义材料参数 | 第45页 |
4.1.3 导入针板模型 | 第45-46页 |
4.1.4 网格划分 | 第46-48页 |
4.1.5 载荷与约束 | 第48-51页 |
4.2 螺栓紧固型针板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51-65页 |
4.2.1 1200×600×14-1000螺栓紧固型针板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51-53页 |
4.2.2 1500×600×14-1000螺栓紧固型针板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53-55页 |
4.2.3 1800×600×14-1000螺栓紧固型针板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55-57页 |
4.2.4 1200×600×14-2000螺栓紧固型针板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57-59页 |
4.2.5 1200×600×14-3000螺栓紧固型针板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59-61页 |
4.2.6 1200×600×14-4000螺栓紧固型针板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61-63页 |
4.2.7 1200×600×14-6000螺栓紧固型针板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63-65页 |
4.3 气囊紧固型针板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65-72页 |
4.3.1 1200×600×14-1000气囊紧固型针板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65-67页 |
4.3.2 1500×600×14-1000气囊紧固型针板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67-69页 |
4.3.3 1800×600×14-1000气囊紧固型针板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69-72页 |
第五章 有限元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与分析 | 第72-88页 |
5.1 紧固方式对针板性能的影响结果及分析 | 第72-76页 |
5.1.1 形变结果对比 | 第72-74页 |
5.1.2 应力结果对比 | 第74-75页 |
5.1.3 应变结果对比 | 第75-76页 |
5.1.4 小结 | 第76页 |
5.2 植针密度对针板性能的影响结果及分析 | 第76-79页 |
5.2.1 形变结果对比 | 第76-77页 |
5.2.2 应力结果对比 | 第77页 |
5.2.3 应变结果对比 | 第77-78页 |
5.2.4 小结 | 第78-79页 |
5.3 针板材料对针板性能的影响结果及分析 | 第79-84页 |
5.3.1 形变结果对比 | 第79-80页 |
5.3.2 应力结果对比 | 第80-82页 |
5.3.3 应变结果对比 | 第82-83页 |
5.3.4 小结 | 第83-84页 |
5.4 针板尺寸对针板性能的影响结果及分析 | 第84-88页 |
5.4.1 形变结果对比 | 第84-85页 |
5.4.2 应力结果对比 | 第85页 |
5.4.3 应变结果对比 | 第85-86页 |
5.4.4 小结 | 第86-8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结论 | 第88-89页 |
6.2 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