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性侵幼女犯罪的现象 | 第15-34页 |
2.1 性侵幼女犯罪的现状概述 | 第15-16页 |
2.2 性侵幼女犯罪的特点 | 第16-30页 |
2.2.1 犯罪人多为中年、综合素质低 | 第16-20页 |
2.2.2 被害幼女低龄化、多次被害严重 | 第20-25页 |
2.2.3 熟人作案多且呈隐蔽性、冲动性、诱骗性 | 第25-30页 |
2.3 性侵幼女犯罪的危害 | 第30-34页 |
2.3.1 对被害幼女:无法弥补的身心摧残 | 第30-31页 |
2.3.2 对被害家庭:难以承受的多重压力 | 第31-32页 |
2.3.3 对社会:不可预计的安全隐患和公众质疑 | 第32-34页 |
第3章 性侵幼女犯罪的原因 | 第34-43页 |
3.1 社会原因 | 第34-38页 |
3.1.1 腐朽性文化泛滥孳生邪恶性欲 | 第34-35页 |
3.1.2 治安防控缺失为犯罪提供便利 | 第35页 |
3.1.3 家庭监管疏忽使罪犯有机可乘 | 第35-36页 |
3.1.4 学校审查不严导致“引狼入室” | 第36-37页 |
3.1.5 幼女性知识为零使其不自知、不反抗 | 第37-38页 |
3.2 个体原因 | 第38-43页 |
3.2.1 多重因素影响性冲动、引发性犯罪 | 第38-40页 |
3.2.2 幼女自身的被害性加大其被害几率 | 第40-43页 |
第4章 性侵幼女犯罪的预防 | 第43-54页 |
4.1 社会预防措施 | 第43-50页 |
4.1.1 社会各界给予幼女全方位保护 | 第43-46页 |
4.1.2 监护人提高警觉,加强监管 | 第46-47页 |
4.1.3 学校健全学生管理和教师监督体制 | 第47-48页 |
4.1.4 适龄开展儿童性教育 | 第48-50页 |
4.2 个体预防措施 | 第50-54页 |
4.2.1 及时矫治与有效改造——减少性过错与性犯罪 | 第50-51页 |
4.2.2 提防生活中的陷阱——杜绝被害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