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一种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放疗增敏剂的制备和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1.1 嵌段共聚物第11页
    1.2 开环聚合反应第11-13页
    1.3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第13-15页
    1.4 肿瘤治疗第15-17页
    1.5 肿瘤放疗增敏剂的研究进展第17-21页
    1.6 课题的提出第21-23页
    参考文献第23-29页
第二章 聚合物放疗增敏剂的合成和制备第29-49页
    2.1 引言第29-30页
    2.2 试剂和材料第30页
    2.3 仪器与表征方法第30-31页
    2.4 样品制备第31-34页
        2.4.1 聚合物合成第31-33页
            2.4.1.1 谷氨酸丙炔酯的制备第31页
            2.4.1.2 谷氨酸丙炔酯-N-羧基内酸酐的制备第31-32页
            2.4.1.3 聚乙二醇-b-聚谷氨酸丙炔酯嵌段聚合物的制备第32页
            2.4.1.4 叠氮甲硝唑的制备第32-33页
            2.4.1.5 聚乙二醇-b-(聚谷氨酸-g-甲硝唑)的制备第33页
        2.4.2 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第33-34页
            2.4.2.1 磷酸盐缓冲溶液(10 mM,PH=7.4)的配制第33页
            2.4.2.2 聚合物胶束溶液的制备和表征第33-34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34-42页
        2.5.1 聚合物合成表征第34-40页
        2.5.2 聚合物纳米粒子第40-42页
    2.6 本章小结第42-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第三章 聚合物放疗增敏剂的细胞学研究第49-65页
    3.1 引言第49页
    3.2 试剂和材料第49页
    3.3 仪器和表征方法第49-50页
    3.4 实验部分第50-52页
        3.4.1 细胞内吞第50页
        3.4.2 正常氧含量环境下样品的细胞毒性第50页
        3.4.3 放射治疗后细胞的生长情况第50-51页
        3.4.4 照射剂量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第51页
        3.4.5 彗星实验第51-52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52-58页
        3.5.1 细胞内吞第52页
        3.5.2 正常氧含量环境下样品的细胞毒性第52-54页
        3.5.3 彗星实验第54-55页
        3.5.4 放射治疗后细胞的生长情况第55-57页
        3.5.5 照射剂量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第57-58页
    3.6 本章小结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第四章 聚合物放疗增敏剂抑瘤效果研究第65-77页
    4.1 引言第65页
    4.2 试剂与材料第65-66页
    4.3 仪器与表征方法第66页
    4.4 实验部分第66-67页
        4.4.1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第66页
        4.4.2 聚合物胶束在肿瘤部位的富集情况第66页
        4.4.3 放射治疗第66-67页
        4.4.4 组织学分析第67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67-72页
        4.5.1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第67页
        4.5.2 胶束在肿瘤部位的富集情况第67-68页
        4.5.4 肿瘤生长抑制第68-71页
        4.5.5 组织切片分析第71-72页
    4.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致谢第79-8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重相互作用凝胶体系的构建和性能
下一篇:聚苯胺及苯胺低聚体的合成与自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