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42页 |
1.1 老化态度研究 | 第12-23页 |
1.1.1 态度的界定 | 第12-14页 |
1.1.2 老化态度的定义 | 第14-18页 |
1.1.3 老化态度的测量 | 第18-22页 |
1.1.4 老化态度与老人心理健康 | 第22-23页 |
1.2 内隐态度研究 | 第23-37页 |
1.2.1 内隐态度的定义 | 第23-24页 |
1.2.2 内隐态度的测量 | 第24-27页 |
1.2.3 内隐——外显态度一致性 | 第27-30页 |
1.2.4 态度的改变 | 第30-37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37-42页 |
1.3.1 前人研究的不足 | 第37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37-40页 |
1.3.3 研究假设 | 第40-42页 |
2 研究一 外显老化态度与老年抑郁的现状及关系 | 第42-51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42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42-43页 |
2.3 研究工具 | 第43-45页 |
2.3.1 老化态度问卷 | 第43-44页 |
2.3.2 老年抑郁量表 | 第44-45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45-46页 |
2.4.1 研究设计 | 第45页 |
2.4.2 施测过程 | 第45-46页 |
2.5 研究结果 | 第46-48页 |
2.6 讨论 | 第48-51页 |
2.6.1 上海社区老人老化态度及老年抑郁现状 | 第48-49页 |
2.6.2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老年抑郁的影响 | 第49-50页 |
2.6.3 外显老化态度与老年抑郁 | 第50-51页 |
3 研究二 内隐老化态度研究 | 第51-65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51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51-52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52-59页 |
3.3.1 老化态度问卷及老年抑郁量表 | 第52页 |
3.3.2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 | 第52-59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59-60页 |
3.5 研究结果 | 第60-63页 |
3.5.1 SC-IAT分数计算 | 第60-61页 |
3.5.2 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3.6 讨论 | 第63-65页 |
3.6.1 内隐老化态度与老年抑郁 | 第63页 |
3.6.2 内隐——外显老化态度不一致性 | 第63-64页 |
3.6.3 人口统计变量对老年抑郁及内隐老化态度的影响 | 第64-65页 |
4 研究三 外显老化态度对老年抑郁的影响 | 第65-72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65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65-66页 |
4.3 研究工具 | 第66-67页 |
4.3.1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及老化态度问卷 | 第66页 |
4.3.2 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 | 第66-67页 |
4.3.3 直接思维任务 | 第67页 |
4.4 研究方法 | 第67-68页 |
4.5 研究结果 | 第68-70页 |
4.6 讨论 | 第70-72页 |
5 研究四 内隐老化态度对老年抑郁的影响 | 第72-80页 |
5.1 研究背景 | 第72页 |
5.2 研究对象 | 第72-73页 |
5.3 研究工具 | 第73-74页 |
5.3.1 测量工具 | 第73页 |
5.3.2 背景线索法 | 第73-74页 |
5.4 研究方法 | 第74-75页 |
5.5 研究结果 | 第75-77页 |
5.6 讨论 | 第77-80页 |
5.6.1 背景线索对内隐老化态度的启动 | 第77-78页 |
5.6.2 背景线索对外显老化态度的启动 | 第78-80页 |
6 总讨论 | 第80-86页 |
6.1 自我呈现对内隐——外显老化态度一致性的影响 | 第80-81页 |
6.2 不同操作方法对内隐及外显老化态度的影响 | 第81-83页 |
6.3 内隐老化态度对老年抑郁的影响 | 第83-84页 |
6.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84-86页 |
7 结论 | 第86-87页 |
8 启示与建议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100页 |
附录 | 第100-109页 |
附录一 老化态度问卷 | 第100-102页 |
附录二 老年抑郁量表 | 第102-104页 |
附录三 词汇联想问卷 | 第104-105页 |
附录四 词汇效价问卷 | 第105-107页 |
附录五 直接思维任务问卷 | 第107-108页 |
附录六 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