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山羊论文

奶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调查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文献综述第13-36页
    第一章 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研究进展第13-36页
        1.1 病原学第13-16页
        1.2 流行病学第16-18页
            1.2.1 流行概况第16-17页
            1.2.2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第17-18页
            1.2.3 经济损失第18页
        1.3 临床症状第18-20页
            1.3.1 绵羊与山羊感染第18-19页
            1.3.2 其他物种感染第19-20页
            1.3.3 人类感染第20页
        1.4 发病机制第20-22页
        1.5 免疫应答反应第22页
        1.6 毒力因子第22-25页
            1.6.1 磷脂酶D第22-23页
            1.6.2 分枝菌酸第23-24页
            1.6.3 CP40蛋白第24-25页
            1.6.4 DT蛋白第25页
        1.7 诊断第25-28页
            1.7.1 微生物学诊断第25-26页
            1.7.2 血清学诊断第26-27页
            1.7.3 分子生物学诊断第27-28页
            1.7.4 鉴别诊断第28页
        1.8 治疗第28-29页
        1.9 疫苗第29-34页
            1.9.1 历史第29页
            1.9.2 细菌苗第29-30页
            1.9.3 类毒素疫苗第30-31页
            1.9.4 结合疫苗第31-32页
            1.9.5 减毒活疫苗第32-33页
            1.9.6 DNA疫苗第33-34页
        1.10 防治第34-36页
试验研究第36-69页
    第二章 奶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病原的分离鉴定第36-51页
        2.1 材料第36-39页
            2.1.1 病料第36页
            2.1.2 菌株第36页
            2.1.3 试验动物第36页
            2.1.4 主要试剂第36页
            2.1.5 主要仪器第36-37页
            2.1.6 主要溶液配方及配置第37-39页
        2.2 方法第39-42页
            2.2.1 病原菌分离第39-40页
            2.2.2 染色镜检第40页
            2.2.3 生化特性第40页
            2.2.4 协同溶血试验第40页
            2.2.5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40-41页
            2.2.6 Balb/c小鼠致病性试验第41页
            2.2.7 奶山羊回归试验第41-42页
            2.2.8 药敏试验第42页
        2.3 结果第42-49页
            2.3.1 分离培养及镜检第42-43页
            2.3.2 生化特性第43-44页
            2.3.3 协同溶血试验第44页
            2.3.4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44-45页
            2.3.5 Balb/c小鼠致病性试验第45-46页
            2.3.6 奶山羊回归试验第46-48页
            2.3.7 药敏试验第48-49页
        2.4 讨论第49-50页
        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奶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病原的血清学调查第51-69页
        3.1 地区概况第51-53页
            3.1.1 富平县第51页
            3.1.2 陇县第51-52页
            3.1.3 泸西县第52-53页
        3.2 调查对象第53页
        3.3 材料第53-55页
            3.3.1 试验菌株第53页
            3.3.2 样品采集第53-54页
            3.3.3 主要试剂第54页
            3.3.4 主要仪器第54页
            3.3.5 主要溶液第54-55页
        3.4 方法第55-56页
            3.4.1 实验室检测第55-56页
        3.5 结果第56-65页
            3.5.1 调查对象基本资料第56-58页
            3.5.2 奶山羊CLA血清学检测情况第58-65页
        3.6 讨论第65-68页
        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8页
致谢第78-80页
作者简介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部分地区犊牛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虫种群结构研究
下一篇:山羊半月板脱细胞基质支架的制备及扩大孔径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