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绪论 | 第7-11页 |
| 0.1 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第7-8页 |
| 0.2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0.3 理论方法和研究路径 | 第10-11页 |
| 第1章 理论框架及研究对象介绍 | 第11-15页 |
| 1.1 神话原型理论 | 第11-12页 |
| 1.2 使用神话原型分析《冰与火之歌》的可能性 | 第12-15页 |
| 第2章 《冰与火之歌》中的“先知”形象 | 第15-25页 |
| 2.1 神话原型中的“先知” | 第15-16页 |
| 2.2 布兰:一个残废的先知 | 第16-20页 |
| 2.3 玖健·黎德的“先知”形象 | 第20-25页 |
| 第3章 “替罪羊”——遭受集体迫害的英雄 | 第25-35页 |
| 3.1 吉拉尔的“替罪羊”理论 | 第25-26页 |
| 3.2 新任国王之手——跛足的艾德·斯塔克 | 第26-28页 |
| 3.3 被妖魔化的提利昂·兰尼斯特 | 第28-30页 |
| 3.4 作为私生子的琼恩 | 第30-35页 |
| 第4章 丹妮莉丝·坦格里安——多变的大母神形象 | 第35-45页 |
| 4.1 大母神理论 | 第35-36页 |
| 4.2 作为“母亲”的女神——多斯拉克人的首领卡丽熙,渊凯人的“弥莎” | 第36-39页 |
| 4.3 作为死而复生后的驯龙女神——龙之母,龙女王 | 第39-45页 |
| 结语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致谢 | 第51-5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