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大学生人际好奇与情绪敏感性、人际关系满意感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中文文摘第6-13页
引言第13-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31页
    1.1 人际好奇的研究综述第17-24页
        1.1.1 人际好奇的概念第17-18页
        1.1.2 人际好奇的相关理论第18-20页
        1.1.3 人际好奇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第20-23页
        1.1.4 人际好奇的测量第23-24页
    1.2 情绪敏感性的研究综述第24-27页
        1.2.1 面孔情绪第24页
        1.2.2 情绪敏感性的概念第24-25页
        1.2.3 情绪敏感性的相关研究第25-26页
        1.2.4 情绪敏感性的研究方法第26-27页
    1.3 人际关系满意感的研究综述第27-29页
        1.3.1 人际关系满意感的概念第27页
        1.3.2 人际关系满意感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第27-29页
    1.4 人际好奇与情绪敏感性、人际关系满意感的相关研究第29-31页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第31-35页
    2.1 问题的提出第31-32页
    2.2 研究目标第32页
    2.3 研究假设第32页
    2.4 研究思路第32-33页
    2.5 研究意义第33-35页
        2.5.1 理论意义第33-34页
        2.5.2 实践意义第34-35页
第三章 大学生人际好奇量表的编制第35-45页
    3.1 研究目的第35页
    3.2 量表的编制过程第35页
    3.3 量表预测第35-43页
        3.3.1 被试第35-36页
        3.3.2 项目分析第36-37页
        3.3.3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37-40页
        3.3.4 验证性因素分析与信效度检验第40-43页
    3.4 讨论第43-44页
    3.5 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大学生人际好奇的总体现状与特点研究第45-55页
    4.1 研究目的第45页
    4.2 研究方法第45页
        4.2.1 研究工具第45页
        4.2.2 被试第45页
    4.3 研究结果第45-50页
        4.3.1 大学生人际好奇的总体特点第45-50页
    4.4 讨论第50-52页
        4.4.1 大学生人际好奇的总体现状和特点讨论第50页
        4.4.2 大学生人际好奇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讨论第50-52页
    4.5 小结第52-55页
第五章 大学生人际好奇与情绪敏感性、人际关系满意感的关系研究第55-77页
    5.1 人际好奇与情绪敏感性的关系研究第55-67页
        5.1.1 研究目的第55-56页
        5.1.2 研究方法第56-57页
        5.1.3 结果第57-65页
        5.1.4 大学生人际好奇与情绪敏感性的关系讨论第65页
        5.1.5 小结第65-67页
    5.2 人际好奇与人际关系满意感的关系研究第67-77页
        5.2.1 研究目的第67页
        5.2.2 研究方法第67-68页
        5.2.3 结果与分析第68-75页
        5.2.4 大学生人际好奇与人际关系满意感的关系讨论第75页
        5.2.5 小结第75-77页
第六章 总讨论第77-83页
    6.1 大学生人际好奇量表的心理测量学特征讨论第77页
    6.2 大学生人际好奇的总体现状和特点讨论第77-78页
    6.3 大学生人际好奇与情绪敏感性、人际关系满意感的相关分析讨论第78-80页
        6.3.1 大学生人际好奇与情绪敏感性的关系讨论第78-79页
        6.3.2 大学生人际好奇与人际关系满意感的关系讨论第79-80页
    6.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80-81页
        6.4.1 理论层面第80页
        6.4.2 研究工具层面第80页
        6.4.3 实践意义层面第80-81页
    6.5 不足与展望第81-83页
第七章 结论第83-85页
    7.1 结论第83-85页
附录1第85-87页
附录2第87-91页
附录3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9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99-101页
致谢第101-103页
个人简历第103-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求助场景的注意偏向与助人意愿
下一篇:“身”及“身”参构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