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仕女画造型与色彩的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第一章 唐寅仕女画的造型特点 | 第17-31页 |
第一节 唐寅仕女画的造型风格 | 第17-26页 |
一、人物的面容体态 | 第17-21页 |
二、服饰装扮 | 第21-26页 |
第二节 唐寅仕女画柔雅风格形成原因 | 第26-31页 |
一、师承、名家影响 | 第26-29页 |
二、时代风格影响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唐寅仕女画的色彩特点 | 第31-41页 |
第一节 唐寅仕女画清雅艳丽的设色风格 | 第31-35页 |
一、工笔重彩 | 第31-33页 |
二、白描淡彩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唐寅仕女画清雅艳丽风格的成因 | 第35-41页 |
一、绘画载体的丰富与用色技法的成熟 | 第35-37页 |
二、色彩的继承与创新 | 第37-41页 |
第三章 唐寅仕女画的世俗风格的形成 | 第41-51页 |
第一节 时代:明代女子的世俗风貌 | 第41-45页 |
一、明代中期的奢靡世风 | 第41-44页 |
二、明代女子的世俗生活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区域:古今都城平民女子的世俗百态 | 第45-51页 |
一、吴语姑苏 | 第45-47页 |
二、秦淮河畔 | 第47-51页 |
第四章 唐寅仕女画的历史影响 | 第51-61页 |
第一节 对明清仕女画的影响 | 第51-54页 |
第二节 对近代以后仕女画的影响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对日本仕女画的影响 | 第55-56页 |
第四节 从展览及市场看其影响 | 第56-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附录1 | 第63-71页 |
附录2 | 第71-77页 |
附录3 | 第77-79页 |
附录4 | 第79-87页 |
附录5 | 第87-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个人简历 | 第103-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