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动态路由算法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次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与应用 | 第11-13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电力线载波与路由算法理论 | 第16-30页 |
·电力线载波通信结构分析与信道特性 | 第16-23页 |
·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简介 | 第16-18页 |
·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 第18-20页 |
·电力线信道特性 | 第20-21页 |
·信道模型 | 第21-23页 |
·电力线载波动态路由算法分析 | 第23-29页 |
·洪泛算法 | 第23-25页 |
·分簇算法 | 第25-27页 |
·蚁群算法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路由算法现场测试与分析 | 第30-40页 |
·国内已投入使用的电力线载波中继路由方案 | 第30页 |
·测试环境 | 第30-32页 |
·适应能力测试与分析 | 第32-35页 |
·通信实时性测试与分析 | 第35-37页 |
·系统负载均衡性测试与分析 | 第37-38页 |
·测试分析总结 | 第38-39页 |
·本章总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动态路由算法GA-LBAS | 第40-59页 |
·晓程与东软路由方案研究 | 第40-45页 |
·福星晓程路由方案研究 | 第40-42页 |
·东软路由方案研究 | 第42-43页 |
·现有路由方案的缺陷及改进方向 | 第43-45页 |
·GA-LBAS算法的设计 | 第45-52页 |
·结合信道质量和负载均衡的优化目标函数 | 第46-47页 |
·转移规则在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改进 | 第47-48页 |
·禁忌表更新规则 | 第48-49页 |
·信息素更新规则 | 第49-50页 |
·GA-LBAS中遗传操作 | 第50-52页 |
·GA-LBAS算法实现步骤 | 第52-54页 |
·路由维护策略设计 | 第54-58页 |
·节点丢失的路由维护策略 | 第54-55页 |
·信道变化下的路由维护策略 | 第55-56页 |
·节点增加的路由维护策略 | 第56-57页 |
·全局路由维护策略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动态路由算法仿真分析 | 第59-80页 |
·网络拓扑模型设计 | 第59-60页 |
·低压电力线载波信道仿真模型 | 第60-65页 |
·电力线信道误码率的仿真 | 第62-63页 |
·电力线信道延时的仿真 | 第63-65页 |
·蚁群算法特性仿真分析 | 第65-72页 |
·仿真环境和参数设置 | 第65-66页 |
·算法可行性分析 | 第66-67页 |
·算法快速性对比分析 | 第67-71页 |
·算法鲁棒性对比分析 | 第71-72页 |
·GA-LBAS与洪泛、非交叠分簇算法的对比分析 | 第72-79页 |
·适应能力对比分析 | 第72-74页 |
·通信实时性对比分析 | 第74-75页 |
·抗毁性对比分析 | 第75-78页 |
·网络负载均衡性对比分析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总结 | 第80页 |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习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