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羊栖菜中多糖及无机物等成分的分析研究 | 第11-14页 |
·羊栖菜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15-17页 |
·分离技术 | 第17-20页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羊栖菜有效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 第21-31页 |
·引言 | 第21页 |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样品、仪器与试剂 | 第21-22页 |
·提取和分离 | 第22-23页 |
·提取 | 第22页 |
·分离 | 第22-23页 |
·所得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谱学数据 | 第23-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29页 |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25-26页 |
·超声提取方法的优化 | 第26-28页 |
·提取时间的选择 | 第26-27页 |
·有机溶剂的选择 | 第27-28页 |
·过柱洗脱溶剂的选择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羊栖菜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第31-41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5页 |
·实验主要仪器、试剂及样品 | 第32页 |
·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32页 |
·样品的前处理 | 第32-33页 |
·色谱条件 | 第33页 |
·抗坏血酸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33-34页 |
·DPPH-分光光度法 | 第33页 |
·DPPH-HPLC法 | 第33-34页 |
·羊栖菜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DPPH紫外吸收光谱与测定波长的确定 | 第35页 |
·DPPH溶液稳定性试验 | 第35-36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36-37页 |
·不同方法测定生物活性的比较 | 第37页 |
·六种纯化合物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苦楝的有效成分 | 第41-55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53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苦楝子中的三种有效成分 | 第42-45页 |
·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实验仪器工作条件 | 第42-43页 |
·储备液的配制及样品前处理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5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43-44页 |
·线性方程、检出限和定量限 | 第44-45页 |
·加标回收率 | 第45页 |
·衍生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苦楝树中的有效成分 | 第45-53页 |
·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46-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实验仪器工作条件 | 第47页 |
·贮备液的配置及样品前处理 | 第47页 |
·衍生化反应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的选择 | 第48-51页 |
·线性方程、检出限和定量限 | 第51-53页 |
·加标回收率实验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附录 | 第64-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