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天文学论文--天体物理学论文--白矮星论文

吸积白矮星星族合成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22页
第一章 引言第22-37页
   ·吸积白矮星的研究意义第22-25页
   ·密近白矮星 + 非简并伴星双星的形成第25-27页
   ·吸积白矮星的演化第27-30页
   ·一些特殊吸积白矮星例子第30-35页
     ·Ia型超新星前身星的单简并星模型第30-32页
     ·超软X射线源第32-34页
     ·新星第34-35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论文的结构第35-37页
第二章 吸积白矮星的星族合成方法和计算第37-64页
   ·背景介绍第37-39页
   ·计算方法第39-45页
     ·星族合成中的物质转移的计算第39-41页
     ·稳定燃烧白矮星的星族合成第41-45页
   ·物质转移速率计算对比第45-49页
   ·结果和讨论第49-62页
     ·吸积白矮星的星族合成第49-57页
     ·Ia型超新星的诞生率第57-59页
     ·公共包层演化的不确定性第59-62页
     ·关于以上图中的不光滑现象的注释第62页
   ·总结和结论第62-64页
第三章 吸积白矮星的X射线和UV辐射第64-89页
   ·背景介绍第64-66页
   ·吸积白矮星的光谱第66-68页
   ·星族合成方法第68-69页
   ·结果第69-79页
     ·吸积白矮星的X射线辐射第69-72页
     ·吸积白矮星的UV辐射第72-77页
     ·不同类型的吸积白矮星的辐射第77-79页
   ·讨论第79-87页
     ·模型的不确定性第79-81页
     ·上述理论结果和观测之间差异的一种可能的解释第81-83页
     ·超软X射线源的数目第83-85页
     ·超软X射线源周围的气体星云第85-87页
   ·总结和结论第87-89页
第四章 新星的星族合成第89-113页
   ·背景介绍第89-91页
   ·双星星族合成第91-94页
     ·BSE计算第91-92页
     ·双星演化计算第92-93页
     ·新星的一些物理量的计算第93页
     ·公共包层的演化第93-94页
     ·双星星族合成模型第94页
   ·结果第94-103页
     ·新星星族随恒星年龄的演化第94-97页
     ·现在时刻的新星星族第97-103页
   ·讨论第103-112页
     ·α 值的影响第103-104页
     ·白矮星中心温度的影响第104-107页
     ·金属丰度的影响第107页
     ·不同伴星类型的新星第107-110页
     ·新星诞生率和星系的类型之间的关系第110页
     ·较小再发周期的新星第110-111页
     ·白矮星为ONe白矮星的新星第111页
     ·球状星团中的新星第111-112页
   ·结论第112-113页
第五章 总结、讨论和展望第113-116页
   ·总结和讨论第113-114页
   ·未来的工作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45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145-146页
致谢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子云的天体化学观测和模拟研究
下一篇:近邻盘星系的演化及恒星形成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