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藩镇孔目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 第7-10页 |
三、本文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唐、五代藩镇孔目官的设置 | 第12-19页 |
一、藩镇孔目官的渊源 | 第12-19页 |
(一) 中央下设藩镇孔目官 | 第12-15页 |
(二) 节度使自行辟署孔目官 | 第15-16页 |
(三) 从勾司官到孔目官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唐、五代藩镇孔目官的种类和职能 | 第19-30页 |
一、藩镇孔目官的种类 | 第19-24页 |
(一) 都孔目官 | 第19-21页 |
(二) 节度孔目官 | 第21-22页 |
(三) 其他孔目官 | 第22-24页 |
二、藩镇孔目官的职能 | 第24-30页 |
(一) 政治职能 | 第24-26页 |
(二) 经济职能 | 第26-28页 |
(三) 军事职能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唐、五代藩镇孔目官员的群体分析 | 第30-41页 |
一、藩镇孔目官员的来源 | 第30-33页 |
(一) 官吏升迁至孔目官 | 第30-31页 |
(二) 普通平民成长为孔目官 | 第31-32页 |
(三) 中央选派武将充任藩镇孔目官 | 第32-33页 |
二、藩镇孔目官员的流向 | 第33-37页 |
(一) 获得升迁 | 第33-35页 |
(二) 获罪被贬杀 | 第35-37页 |
三、藩镇孔目官员的群体特征 | 第37-41页 |
(一) 与使主关系错综复杂 | 第37-38页 |
(二) 多重角色身份 | 第38-39页 |
(三) 自身局限性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从藩镇孔目官看唐、五代社会的几个问题 | 第41-51页 |
一、藩镇孔目官与唐五代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 | 第41-44页 |
二、藩镇孔目官群体与唐五代官僚阶层 | 第44-46页 |
三、从孔目官职能看唐五代藩镇的独立性倾向 | 第46-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