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对埋地管道管地电位的影响机理模型及其关联性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符号表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 ·引言 | 第12-14页 |
| ·轨道交通对埋地管道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4-24页 |
| ·BP神经网络模型 | 第16-17页 |
| ·基于电场的杂散电流模型 | 第17页 |
| ·电路元件模型 | 第17-24页 |
| ·现存电路元件模型的不足之处 | 第24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单机车单漏点模型 | 第26-53页 |
| ·模型构建 | 第26-34页 |
| ·研究对象 | 第26-28页 |
| ·假设条件 | 第28页 |
| ·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 第28-30页 |
| ·模型求解 | 第30-34页 |
| ·模型验证 | 第34-36页 |
| ·影响管地电位的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 第36-52页 |
| ·左侧和右侧阴极保护测试桩处模拟管地电位对比 | 第36-37页 |
| ·管道漏点对应走行轨位置对于管地电位的影响 | 第37-39页 |
| ·走行轨电阻对于管地电位的影响 | 第39-40页 |
| ·负荷电流对于管地电位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两个相邻变电所之间的距离对于管地电位的影响 | 第41-42页 |
| ·走行轨对地过渡电阻对于管地电位的影响 | 第42页 |
| ·走行轨对金属管道过渡电阻对于管地电位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机车运行状态对于管地电位的影响 | 第43-49页 |
| ·越区供电对管地电位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三章 多机车多漏点模型 | 第53-76页 |
| ·单机车双漏点模型构建 | 第53-65页 |
| ·研究对象 | 第53-55页 |
| ·假设条件 | 第55页 |
| ·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 第55-57页 |
| ·模型求解 | 第57-60页 |
| ·阴极保护测试桩处管地电位模拟 | 第60-61页 |
| ·影响管地电位的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 第61-65页 |
| ·双机车单漏点模型构建 | 第65-75页 |
| ·研究对象 | 第65-66页 |
| ·假设条件 | 第66-67页 |
| ·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 第67-70页 |
| ·模型求解 | 第70-74页 |
| ·阴极保护测试桩处管地电位模拟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四章 管道杂散电流与干扰源关联性分析 | 第76-90页 |
| ·简介 | 第76页 |
| ·关联因素分析 | 第76-87页 |
| ·干扰源类别分析 | 第76-81页 |
| ·干扰源距离判断 | 第81-84页 |
| ·干扰源的时间相关性分析 | 第84-87页 |
| ·相关性分析 | 第87-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结论 | 第90-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 致谢 | 第97-98页 |
| 附件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