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结合曲度牵引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前言 | 第7-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 1. 中国传统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 第9-16页 |
| ·概述 | 第9页 |
| ·中国传统医学对颈椎病病因和病机的认识 | 第9-11页 |
| ·中国传统医学对颈椎病的治疗 | 第11-16页 |
| 2.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 第16-21页 |
| ·颈椎生理解剖结构 | 第16-17页 |
| ·颈椎病形成的病因机制 | 第17-19页 |
| ·现代医学治疗颈椎病的概况 | 第19-21页 |
| 临床研究 | 第21-30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21-22页 |
| ·病例来源 | 第21页 |
| ·一般情况 | 第21页 |
| ·诊断标准 | 第21页 |
| ·纳入标准 | 第21-22页 |
| ·排除标准 | 第22页 |
| ·终止标准及剔除标准 | 第22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2-27页 |
| ·牵引设备的选择 | 第22页 |
| ·观察组 | 第22-24页 |
| ·对照组 | 第24-25页 |
| ·疗程 | 第25页 |
| ·观察指标 | 第25-26页 |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6-27页 |
| ·统计方法 | 第27页 |
| 3. 研究结果 | 第27-30页 |
| ·治疗前一般资料描述性分析 | 第27-28页 |
|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的比较 | 第28页 |
| ·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结果 | 第28页 |
| ·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差值的比较结果 | 第28-29页 |
| ·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的差值比较结果 | 第29页 |
| ·临床疗效比较 | 第29-30页 |
| 讨论 | 第30-40页 |
| 1. 推拿的作用 | 第30-31页 |
| 2. 推拿的作用机理 | 第31-34页 |
| 3. 牵引的作用 | 第34-37页 |
| ·中医对牵引的认识 | 第34页 |
| ·现代医学对牵引的认识 | 第34-37页 |
| 4. 牵引的作用机理 | 第37页 |
| 5. 传统牵引与曲度牵引的作用比较 | 第37-38页 |
| 6. 曲杜邦颈腰椎牵引仪的作用 | 第38-39页 |
| 7. 研究与展望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附录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9页 |
| 读研期间所发表的文章、著作 | 第49-50页 |
| 个人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