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4页 |
| ABSTRACT | 第14-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2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7-2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9页 |
|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模型研究 | 第20-23页 |
| ·有源配电网保护 | 第23-29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9-3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30-32页 |
| 第二章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故障模型研究 | 第32-57页 |
| ·引言 | 第32-33页 |
|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结构 | 第33-34页 |
| ·光伏阵列的等效模型 | 第34-41页 |
| ·光伏阵列的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 ·光伏电源的线性等效模型 | 第35-39页 |
| ·仿真验证 | 第39-41页 |
|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控制 | 第41-46页 |
| ·正常运行状态下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数学模型 | 第41-43页 |
| ·故障状态下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控制策略 | 第43-46页 |
|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特性 | 第46-51页 |
| ·对称故障下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特性 | 第46页 |
| ·非对称故障下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特性 | 第46-48页 |
| ·考虑低电压穿越的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故障特性 | 第48-51页 |
| ·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 | 第51-56页 |
| ·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方法 | 第51-54页 |
| ·仿真分析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三章 基于电流相角突变量方向的有源配电网线路纵联保护 | 第57-83页 |
| ·引言 | 第57-58页 |
|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分析 | 第58-60页 |
| ·有源配电网故障时的电流相角变化特性 | 第60-66页 |
| ·区内故障时的电流相角变化分析 | 第61-64页 |
| ·区外故障时的电流相角变化分析 | 第64-66页 |
| ·利用电流相角突变量方向识别区内故障的原理 | 第66页 |
| ·保护原理在配电网中所遇问题分析 | 第66-69页 |
| ·将保护原理应用于三相系统 | 第66-67页 |
| ·影响电流相角突变量的因素 | 第67-69页 |
| ·单端弱馈问题 | 第69页 |
| ·基于电流相角突变量方向的线路纵联保护方案 | 第69-71页 |
| ·仿真分析 | 第71-82页 |
| ·简单双端电源模型 | 第71-74页 |
| ·辐射型馈线模型 | 第74-77页 |
| ·网状结构配电网模型 | 第77-80页 |
| ·针对单端弱馈情况的仿真分析 | 第80-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第四章 有源配电网保护方案及跳闸闭合域的确定方法 | 第83-107页 |
| ·引言 | 第83-84页 |
| ·配电网保护与跳闸整体方案 | 第84-88页 |
| ·方案整体架构 | 第84-87页 |
| ·断路器的配置 | 第87-88页 |
| ·基于STU的断路器跳闸方案 | 第88-97页 |
| ·跳闸闭合域的确定原则 | 第88-90页 |
| ·保护关联矩阵的确定 | 第90-94页 |
| ·断路器跳闸的处理过程 | 第94-96页 |
| ·拓扑结构变化的处理方法 | 第96-97页 |
| ·实例分析 | 第97-106页 |
| ·主保护动作实例 | 第97-100页 |
| ·后备保护动作实例 | 第100-10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11页 |
| ·结论 | 第107-108页 |
| ·展望 | 第108-11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
| 致谢 | 第119-12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1-123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123-124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