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新时期苏北文学的地域文化书写--以赵本夫、毕飞宇、徐则臣为中心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3页
 一、苏北文学的历史文化环境第9-11页
 二、苏北文学的传承和流变第11-12页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第12-13页
第一章 对乡土态度的转变第13-23页
 第一节 赵本夫:土地的膜拜者第13-16页
  一、对土地的寻觅和守护第13-14页
  二、回归乡土的渴望第14-16页
 第二节 毕飞宇:探寻之路的开始第16-20页
  一、土地之外的世界第16-18页
  二、土地与现代化矛盾的尴尬第18-19页
  三、记忆中的乡土第19-20页
 第三节 徐则臣:另类的怀乡者第20-23页
  一、对故乡有距离的审视第20-21页
  二、“到世界去”的心愿第21-23页
第二章 苏北文学中水的表现形式第23-29页
 第一节“水”作为文学符号的意义第23-24页
 第二节 水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第24-29页
  一、汹涌澎湃的黄河古道第24-25页
  二、情趣盎然的兴化水乡第25-26页
  三、风光不再的大运河第26-29页
第三章 文学视域下的苏北人第29-35页
 第一节 苏北人的出走与归来第29-31页
 第二节 外界人眼中的苏北人第31-35页
第四章 苏北作为文学边缘的意义第35-47页
 第一节 苏北文学与苏南文学的比较第35-40页
  一、苏南文学的兴盛第35-36页
  二、地域文化:苏北印记的不鲜明第36-38页
  三、苏童与徐则臣:对青春的不同解读第38-40页
 第二节 苏北文学与中原文学的比较第40-42页
 第三节 边缘形态下的苏北文学第42-47页
  一、边缘的文化内涵第42-43页
  二、苏北作为文学边缘的意义第43-47页
结语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希夷梦》研究
下一篇:传播学视域下的《孽海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