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家”作为中国的文化传统 | 第9-17页 |
第一节 文化与中国文化 | 第9-11页 |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中“家”的突显 | 第11-14页 |
第三节 “家”者为何 | 第14-17页 |
第一章 政治之“家” | 第17-40页 |
第一节 “家”与制度建构及秩序确立 | 第17-26页 |
一、明伦序、定亲疏:丧服制度与家族成员的角色定位 | 第18-22页 |
二、辨嫡庶、别长幼:宗法制度与传重继统的方式确立 | 第22-26页 |
第二节 “家”对政治的参与 | 第26-32页 |
一、“家国同构,移孝作忠”:“家”参与政治的可能 | 第27-29页 |
二、“王化之始,政道之基”:“家”在政治中的作用 | 第29-32页 |
第三节 “家”与先秦儒家的政治理想 | 第32-40页 |
一、从“大同”到“小康”:“公天下”到“家天下”的权变 | 第33-36页 |
二、由“小康”复归“大同”:“家天下”到“天下一家”的展开 | 第36-40页 |
第二章 伦理之“家” | 第40-58页 |
第一节 伦理道德与“伦常之家” | 第40-44页 |
第二节 “伦常之家”的主要伦理关系 | 第44-51页 |
一、父子关系 | 第44-48页 |
二、夫妇关系 | 第48-50页 |
三、长幼关系 | 第50-51页 |
第三节 “伦常之家”的核心精神 | 第51-55页 |
第四节 “家”的伦理意义——兼说对儒家伦理的非议 | 第55-58页 |
第三章 文化之“家” | 第58-68页 |
第一节 “家”的时间化延伸 | 第58-61页 |
第二节 “家”的空间化拓展 | 第61-64页 |
第三节 “家”的抽象化升华 | 第64-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