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人员运动特征的通道行人流与房间人群疏散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图目录 | 第13-15页 |
| 表目录 | 第15-1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6-3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 ·人员运动特征分析 | 第17-21页 |
| ·人员个体运动行为特征 | 第18页 |
| ·人员群体运动行为特征与“集群”运动 | 第18-20页 |
| ·行人流与疏散过程中人员特征模拟 | 第20-21页 |
| ·元胞自动机行人与疏散模型 | 第21-25页 |
| ·CA-184模型及其扩展BML模型、F-I模型 | 第21-23页 |
| ·N-S模型与B-A模型 | 第23-24页 |
| ·G-M模型介绍 | 第24-25页 |
| ·场域元胞自动机 | 第25页 |
| ·行人平面运动基本图 | 第25-26页 |
| ·研究现状与总结 | 第26-30页 |
| ·本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 ·章节安排 | 第31-33页 |
| 第2章 锁步和随机慢化过程对基本图的影响 | 第33-48页 |
| ·模型介绍 | 第34-36页 |
| ·运动规则 | 第34-36页 |
| ·更新模式 | 第36页 |
| ·基本图差异性分析 | 第36-45页 |
| ·考虑随机慢化过程的一维行人运动 | 第36-41页 |
| ·考虑锁步效应的一维行人运动 | 第41-44页 |
| ·考虑锁步效应的平面单向行人运动 | 第44-45页 |
| ·所需长度与期望速度之间的关系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3章 T型通道交错行人流人员间的作用 | 第48-61页 |
| ·工况设计与模型介绍 | 第48-51页 |
| ·模拟工况介绍 | 第48-49页 |
| ·模型简介 | 第49-51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1-59页 |
| ·行人流过程分析 | 第51-53页 |
| ·堵塞-自由流相变 | 第53-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4章 出口非均匀吸引作用下的房间疏散效率分析 | 第61-76页 |
| ·模型介绍 | 第62-63页 |
| ·场域元胞自动机模型 | 第62页 |
| ·静态场的构造 | 第62-63页 |
| ·出口非均匀影响分析 | 第63-72页 |
| ·静态场分析 | 第65-66页 |
| ·个体倾向性影响下的疏散效率 | 第66-72页 |
| ·其它因素对比分析 | 第72-74页 |
| ·人员初始分布影响对比 | 第72-73页 |
| ·人员竞争性影响对比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第5章 考虑人员不同运动能力下的房间疏散 | 第76-92页 |
| ·模型与方法 | 第77-79页 |
| ·速率比的引入 | 第77-78页 |
| ·多速度下冲突的解决 | 第78-79页 |
| ·结果分析 | 第79-89页 |
| ·疏散过程分析 | 第79-84页 |
| ·总疏散时间与个体平均疏散时间 | 第84-85页 |
| ·房间疏散过程中的相变分析 | 第85-89页 |
| ·敏感性参数分析 | 第89-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2-96页 |
| ·本文总结 | 第92-94页 |
| ·本文工作创新点 | 第94页 |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94-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106页 |
| 致谢 | 第106-107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