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自然地理学论文--一般理论与方法论文--景观学、区域论论文

绿洲型城镇绿色空间演变及驱动力研究--以甘州区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4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页
   ·基本概念界定与辨析第9-12页
     ·绿洲第9-10页
     ·绿洲型城镇第10-11页
     ·绿色空间第11-12页
   ·研究内容与主要方法第12页
   ·技术路线第12-14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6页
   ·绿洲型城镇研究进展第14页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第14-16页
3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第16-20页
   ·研究区概况第16-17页
     ·地理区位第16页
     ·自然环境第16-17页
     ·社会经济第17页
   ·数据来源与方法第17-20页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17页
     ·绿色空间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第17-18页
     ·甘州区景观区划第18-20页
4 绿洲型城镇绿色空间演变研究第20-51页
   ·绿洲型城镇绿色空间数量结构演变第20-30页
     ·绿色空间数量演变总体特征第20-22页
     ·绿色空间转移矩阵分析第22-29页
     ·绿色空间动态变化度第29-30页
   ·绿洲型城镇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整体分析第30-39页
     ·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度量指标与方法第31-33页
     ·绿色空间景观结构特征分析第33-34页
     ·斑块的等级特征分布第34-35页
     ·整体景观水平特征分析第35-37页
     ·景观类型水平特征分析第37-39页
   ·绿洲型城镇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梯度及动态演变第39-47页
     ·绿洲空间扩展趋向性分析第39-42页
     ·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同心圆梯度分析第42-47页
   ·绿洲型城镇景观格局演变的环境影响分析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5 绿洲型城镇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第51-60页
   ·自然因素驱动力分析第51-53页
     ·气候因素第52页
     ·地形因素第52页
     ·水文因素第52-53页
     ·土壤因素第53页
   ·人文因素驱动力分析第53-59页
     ·人口因素第57页
     ·经济因素第57页
     ·政策因素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0-63页
   ·结论第60-61页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土壤数据采集系统
下一篇:托木尔峰青冰滩72号冰川径流同位素特征及径流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