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小波变换的DEM多尺度表达在贵州喀斯特地区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7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8-13页
     ·地理空间数据尺度及尺度转换第8-10页
     ·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地形分析第10-13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3-1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4-16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6-17页
第二章 DEM多尺度表达相关理论基础第17-33页
   ·数字高程模型第17-18页
   ·小波变换第18-32页
     ·小波定义第18-21页
     ·连续小波第21-24页
     ·离散小波第24-25页
     ·多分辨率分析第25-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DEM的建立方法及其最佳分辨率的确定第33-46页
   ·DEM的建立方法及质量评价第33-36页
     ·DEM建立方法第33-35页
     ·DEM质量评价第35-36页
   ·基于DEM的地形因子提取第36-38页
   ·DEM最佳分辨率的确定第38-45页
     ·基于坡度中误差的DEM最佳分辨率确定原理第38页
     ·实验与分析第38-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DEM多尺度表达第46-66页
   ·基于小波多分辨分析的DEM多尺度表达的基本思想第46-47页
   ·基于小波理论的DEM多尺度表达模型第47-48页
   ·DEM多尺度表达时的边界处理第48-49页
   ·DEM多尺度表达的小波函数选择第49-57页
     ·小波函数的特性第49-50页
     ·适宜小波函数的选取原则第50-51页
     ·DEM多尺度表达适宜小波函数选取第51-54页
     ·小波高频系数阈值选取第54-57页
   ·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DEM多尺度表达第57-65页
     ·二进小波变换及Mallat算法第57-61页
     ·DEM多尺度表达模型建立第61-62页
     ·多尺度DEM的派生第62-63页
     ·派生DEM的精度评定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DEM多尺度地形分析效应在贵州花江流域的应用第66-84页
   ·研究区域的选取第67页
   ·研究区概况第67-68页
   ·坡度随分辨率的变化第68-70页
   ·研究区坡度尺度转换第70-83页
     ·直方图匹配原理第70-71页
     ·坡度频率统计第71-74页
     ·坡度改正第74页
     ·不同分辨率的坡度转换第74-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结论第84页
   ·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致谢第89-90页
附录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精度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研究
下一篇:小蓬竹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及其酶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