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放电机理及工作液寿命检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电火花线切割技术简介 | 第12-14页 |
·线切割放电的基本原理及其运用 | 第12-13页 |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分类 | 第13-14页 |
·线切割放电机理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放电机理 | 第14-15页 |
·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放电机理 | 第15-16页 |
·电火花线切割工作介质 | 第16-20页 |
·电火花线切割工作介质的基本要求 | 第16-17页 |
·电火花线切割工作介质的发展史 | 第17-18页 |
·工作液寿命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20-22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电火花线切割试验设备 | 第22-32页 |
·电火花线切割实验装置的构建 | 第22-26页 |
·实验电源 | 第23页 |
·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23-26页 |
·零点的确定 | 第26页 |
·试验加工设备 | 第26-28页 |
·其他辅助设备 | 第28-31页 |
·示波器 | 第28页 |
·日立S3400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8-29页 |
·超声波清洗仪 | 第29页 |
·电导率仪 | 第29-30页 |
·粗糙度仪及螺旋测微器 | 第30-31页 |
·千分表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高速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放电机理 | 第32-51页 |
·线切割极间状态分析 | 第32-35页 |
·金属极间电路模型 | 第32-34页 |
·极间放电间隙理论分析 | 第34-35页 |
·钝化膜的形成与性质 | 第35-40页 |
·钝化膜侧面的微观形貌 | 第35-37页 |
·工件表面形成的钝化膜 | 第37页 |
·钝化膜表面的微观形貌 | 第37-38页 |
·钝化膜的性质 | 第38-40页 |
·工作介质的电导率与放电间隙的关系 | 第40-42页 |
·漏电流能量与放电间隙的关系 | 第42-45页 |
·漏电流能量与空载个数关系 | 第42-44页 |
·漏电流能量与放电间隙的关系 | 第44-45页 |
·钝化膜对多次切割的影响 | 第45-50页 |
·多次切割试验条件 | 第45-46页 |
·工作液电导率对切割的影响 | 第46-48页 |
·进给的速度对多次修刀的影响 | 第48-49页 |
·脉宽脉间占空比对多次修刀的影响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线切割工作液寿命检测及失效判别研究 | 第51-66页 |
·试验条件 | 第51-52页 |
·试验指标变化 | 第52-56页 |
·脉冲利用率与表面质量的关系 | 第52-53页 |
·脉冲利用率与工作液电导率的关系 | 第53-54页 |
·脉冲利用率与切割效率的关系 | 第54-56页 |
·工作液失效的微观机理分析 | 第56-57页 |
·放电概率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 | 第57-64页 |
·电火花加工电压电流特性 | 第57-58页 |
·电信号的处理 | 第58-60页 |
·有效脉冲电流采样系统结构 | 第60-63页 |
·有效脉冲电流检测流程 | 第63-64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66-67页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