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京城市功能空间分布合理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及研究的不足 | 第15-17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的不足 | 第16-17页 |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第17-25页 |
·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圈层结构理论 | 第17-18页 |
·地域分工理论 | 第18-19页 |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 第19-20页 |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 第20-21页 |
·概念界定 | 第21-25页 |
·首都城市功能合理化 | 第21-22页 |
·城市空间扩张 | 第22-23页 |
·城市经济边界 | 第23页 |
·城市群 | 第23-25页 |
3 北京城市问题及功能定位 | 第25-33页 |
·人口聚集引发的城市问题 | 第25-27页 |
·北京的首都功能 | 第27-28页 |
·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 第28-31页 |
·非关乎首都功能的公共部门 | 第29页 |
·“三低”经济部门 | 第29-30页 |
·非关键性的国企 | 第30-31页 |
·北京市功能空间合理化 | 第31-33页 |
4 非首都功能部门分布的空间范围 | 第33-48页 |
·首都圈的经济边界 | 第33页 |
·引力模型及修正 | 第33-35页 |
·城市综合质量和经济距离的确定 | 第35-42页 |
·城市综合质量的确定 | 第35-41页 |
·城市经济距离的确定 | 第41-42页 |
·数据分析结果 | 第42-44页 |
·北京周边经济带的划分及功能定位 | 第44-48页 |
5 对策建议及结论 | 第48-52页 |
·对策建议 | 第48-51页 |
·建立跨行政区的组织协调机构 | 第48-49页 |
·构建区域产业集群优势 | 第49-50页 |
·完善北京大外环交通网络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