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大庆石化腈纶污水现状 | 第14-16页 |
·水质特征 | 第14-15页 |
·大庆石化腈纶废水处理现状 | 第15-16页 |
·催化臭氧-生物技术降解腈纶废水开发思路 | 第16-20页 |
·臭氧和催化臭氧氧化技术 | 第16-17页 |
·臭氧及催化氧化技术 | 第17-18页 |
·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 | 第18-19页 |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 | 第19-20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2-28页 |
·实验工艺流程 | 第22页 |
·实验用水和方法 | 第22-26页 |
·实验用水 | 第22页 |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测试方法 | 第23-26页 |
·多相催化臭氧-曝气生物滤池试验装置 | 第26-28页 |
·多相催化臭氧试验装置 | 第26页 |
·曝气生物滤池试验装置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多相催化臭氧氧化腈纶废水研究 | 第28-41页 |
·多相催化臭氧降解COD影响因素 | 第28-35页 |
·过渡金属离子对催化臭氧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O_3 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Fe~(2+)浓度、[Fe~(2+)]/[O_3]浓度比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30-32页 |
·紫外光强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溶液初始pH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HRT对催化臭氧效能影响 | 第34-35页 |
·腈纶废水降解COD动力学分析 | 第35-39页 |
·降解COD动力学温度参数的确定 | 第35-36页 |
·腈纶废水COD降解动力学模型 | 第36-37页 |
·腈纶废水COD降解动力学模型参数确定 | 第37-39页 |
·有机物形态演化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曝气生物滤池降解腈纶废水试验研究 | 第41-54页 |
·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 | 第41页 |
·曝气生物滤池载体挂膜方法 | 第41页 |
·曝气生物滤池启动 | 第41页 |
·活性炭与陶粒载体生物降解性能 | 第41-45页 |
·滤池生物载体选择及发展 | 第41-42页 |
·曝气生物滤池载体选择 | 第42-43页 |
·活性炭与陶粒载体降解腈纶废水性能研究 | 第43-45页 |
·曝气活性滤池降解COD特性研究 | 第45-47页 |
·水力停留时间对COD降解效能影响 | 第45-46页 |
·共基质作用COD降解特性 | 第46-47页 |
·曝气活性滤池氮素降解特性研究 | 第47-49页 |
·氨氮降解特性 | 第47-48页 |
·生物膜氮素去除特性研究 | 第48-49页 |
·溶液pH值变化特性 | 第49页 |
·连续试验及抗冲击性分析 | 第49-51页 |
·连续运行COD去除效能 | 第50-51页 |
·连续运行氨氮去除效能 | 第51-52页 |
·实验节能减排经济技术分析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论文摘要 | 第60-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