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ICS 发展概述 | 第12页 |
·ICS 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工业防火墙技术分析 | 第13-15页 |
·异常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2 相关技术 | 第19-24页 |
·开源异常检测系统 Snort 技术分析 | 第19-21页 |
·Snort 简介 | 第19-20页 |
·Snort 规则 | 第20-21页 |
·离群点挖掘方法分析 | 第21-23页 |
·离群点挖掘方法 | 第21-22页 |
·典型的离群点挖掘方法 | 第22页 |
·离群点挖掘方法分析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3 ICS 上位机及上下位机通信异常检测的分析与设计 | 第24-38页 |
·ICS 的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 | 第24-25页 |
·ICS 上位机系统文件变更异常检测分析与设计 | 第25-27页 |
·上位机系统文件变更异常检测分析 | 第25-26页 |
·上位机系统文件变更异常检测设计 | 第26-27页 |
·ICS 上下位机通信异常检测分析与设计 | 第27-36页 |
·工业现场总线协议——MODBUS 协议及其安全性分析 | 第27-31页 |
·MODBUS 协议 Snort 规则的设计与分析 | 第31-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4 ICS 下位机数据异常检测算法分析与设计 | 第38-48页 |
·概述 | 第38-39页 |
·ICS 下位机数据异常检测算法相关定义与计算 | 第39-42页 |
·聚类的表示模型 | 第39页 |
·模拟变量值属性的规范化 | 第39页 |
·距离的计算 | 第39-40页 |
·半径阈值 r 的计算 | 第40-41页 |
·半径阈值 r 的评估——DB 指数的计算 | 第41-42页 |
·离群因子的计算 | 第42页 |
·ICS 下位机数据异常检测算法设计 | 第42-45页 |
·算法思想 | 第42页 |
·算法描述 | 第42-45页 |
·ICS 下位机数据异常检测算法实验分析 | 第45-47页 |
·算法的有效性分析 | 第45-46页 |
·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5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8-66页 |
·系统开发背景 | 第48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48-49页 |
·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9-60页 |
·上位机系统文件变更异常检测模块 | 第49-53页 |
·上下位机通信异常检测模块 | 第53-54页 |
·下位机数据异常检测模块 | 第54-60页 |
·实验分析 | 第60-64页 |
·上位机系统文件变更异常检测实验分析 | 第60-61页 |
·上下位机通信异常检测实验分析 | 第61-62页 |
·下位机数据异常检测实验分析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总结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