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6-21页 |
·资料来源 | 第16页 |
·诊断标准 | 第16-17页 |
·纳入标准 | 第17页 |
·排除标准 | 第17-18页 |
·退出标准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观察指标 | 第19页 |
·疗效判断 | 第19-20页 |
·不良反应 | 第20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0页 |
·总结与资料保存 | 第20-21页 |
2 结果 | 第21-24页 |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第21页 |
·两组治疗后排便频次变化结果 | 第21-22页 |
·两组治疗后排便费力程度变化结果 | 第22页 |
·两组治疗后排便时间和排便不尽感变化结果 | 第22-23页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第23-24页 |
3 讨论 | 第24-34页 |
·便秘的中西医临床特点 | 第24-26页 |
·便秘的西医治疗方法 | 第26-27页 |
·慢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特点分如下几种类型 | 第27-31页 |
·女性便秘患者的临床常见病因分析 | 第31-33页 |
·针剌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女性女性热秘型慢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9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39-40页 |
附录一 综述 | 第40-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二 临床观察相关量表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