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

产业生命周期下的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及其治理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9-10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0页
 第五节 研究创新之处第10-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2-20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及定义第12-13页
  一、产能过剩的概念及定义第12-13页
  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第13页
 第二节 关于政府层面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第13-15页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第13页
  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第13-14页
  三、地方政府自身多目标的协调第14-15页
 第三节 关于市场层面对产能过剩影响的研究第15-17页
  一、市场需求多样化及变动第15-16页
  二、市场失灵第16-17页
  三、宏观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变动第17页
 第四节 关于企业层面对产能过剩影响的研究第17-18页
  一、产权制度障碍第17-18页
  二、企业竞争策略第18页
 第五节 小结——对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制研究的总结与批判第18-20页
第三章 我国产能过剩的现状分析第20-30页
 第一节 我国产能过剩的现状第20-27页
  一、产能过剩行业普遍化第20-23页
  二、部分过剩成因于前几次过剩的遗留问题第23-24页
  三、新增产能与淘汰落后产能比例失衡第24-27页
  四、产能过剩形成与治理更具复杂性第27页
 第二节 我国产能过剩的国际比较与分析第27-30页
  一、发达国家的产能过剩第27-28页
  二、发展中国家的产能过剩第28页
  三、我国产能过剩的国际比较分析第28-30页
第四章 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制的分析框架第30-36页
 第一节 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制的基础分析第30页
  一、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制的主体分析第30页
  二、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制的因素与条件分析第30页
  三、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制的目标分析第30页
  四、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制分析的时间框架第30页
 第二节 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0-33页
  一、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制中的政府影响因素分析第30-32页
  二、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制中的企业影响因素分析第32页
  三、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制中的市场影响因素分析第32-33页
 第三节 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制的分析框架第33-36页
  一、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制的分析框架和传导图第33-34页
  二、对我国产能过剩现状的解释第34-36页
第五章 产业生命周期下的产能过剩形成机制分析第36-50页
 第一节 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形成机制分析第36-43页
  一、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形成的第一个阶段第36-39页
  二、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形成的第二个阶段第39-43页
 第二节 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形成机制分析第43-49页
  一、新兴产业在成长期的产能过剩形成机制分析第43-45页
  二、新兴产业产能过剩形成机制的自我调节分析第45-49页
 第三节 对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制的总结第49-50页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第50-53页
 第—节 论文主要观点总结第50-51页
 第二节 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第51-53页
  一、区分产能过剩的阶段主导因素第51页
  二、加强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连贯性,稳定市场预期第51页
  三、从注重增加供给转移到注重创造需求中来第51-52页
  四、加快淘汰落后产业,构建良好创新机制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产出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研究
下一篇:民国上海同业公会社会事业考察(1912-1937)--以棉纺业、银行业、棉布商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