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名儒高燮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 高燮的生平 | 第9-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金山高氏家族 | 第14-20页 |
(一) 高氏家族的兴起 | 第14-17页 |
(二) 高燮成长的人文环境 | 第17-20页 |
二、 开明的地方乡绅 | 第20-27页 |
(一) 高燮对传统家族伦理关系的重视 | 第20-23页 |
(二) 高燮对地方建设的贡献 | 第23-27页 |
三、 南社耆宿 | 第27-54页 |
(一) 创办《觉民》月刊——与酝酿南社诸子相呼应 | 第27-31页 |
(二) 成立国学商兑会——与南社互为表里 | 第31-37页 |
(三) 置身事外而不得——高燮与南社纠纷 | 第37-45页 |
(四) 广交天下——高燮与南社诸子的交游 | 第45-54页 |
四、 传统文人情怀 | 第54-68页 |
(一) 避世桃花源——闲闲山庄的修筑 | 第54-56页 |
(二) “拥书傲王侯”——高燮的藏书 | 第56-59页 |
(三) “所交多印人”——高燮的印章 | 第59-61页 |
(四) “古化为我”——高燮的书法 | 第61-64页 |
(五) “佳茗自生香”——高燮的茶癖 | 第64-68页 |
五、 晚年的灵异世界 | 第68-86页 |
(一)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扶乩活动 | 第68-72页 |
(二) 幽明唱和——因丧女而扶乩 | 第72-76页 |
(三) 师事木道人 | 第76-79页 |
(四) 由扶乩而入佛道 | 第79-82页 |
(五) 近代扶乩对佛教的影响 | 第82-86页 |
结语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