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前言 | 第9-19页 |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2 溶磷真菌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溶磷真菌的种类及在土壤中的数量分布 | 第10页 |
| ·溶磷真菌的溶磷能力及机理 | 第10-12页 |
| ·溶磷真菌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概况 | 第12-13页 |
| 3 土壤中的磷 | 第13-16页 |
| ·土壤中磷的形态分级及其有效性 | 第13-15页 |
| ·有机态磷 | 第13-14页 |
| ·无机态磷 | 第14-15页 |
| ·土壤磷吸附解吸机理及应用 | 第15-16页 |
| ·土壤磷吸附解吸机理 | 第15页 |
| ·吸附-解吸等温曲线的应用 | 第15-16页 |
|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及其影响因素 | 第16页 |
|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 | 第16页 |
| ·影响土壤微生物磷量的因素 | 第16页 |
| 4 土壤中的磷酸酶及其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 5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6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第一章 溶磷真菌的筛选鉴定、溶磷特性及其培养基的优化 | 第19-26页 |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19页 |
| ·培养基 | 第19页 |
| ·溶磷真菌的筛选 | 第19页 |
| ·溶磷真菌的鉴定 | 第19页 |
| ·溶磷真菌溶磷特性的测定 | 第19页 |
| ·溶磷真菌发酵液pH测定pH计法 | 第19-2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0-26页 |
| ·溶磷真菌的筛选鉴定 | 第20-21页 |
| ·溶磷真菌的筛选 | 第20页 |
| ·溶磷真菌的初步鉴定 | 第20-21页 |
| ·青霉菌Z63的溶磷特性 | 第21-24页 |
| ·青霉菌Z63对磷酸铝和磷酸铁的溶磷动态特性 | 第21-23页 |
| ·不同碳氮源对青霉菌Z63溶磷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 ·青霉菌Z63培养基的优化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溶磷真菌在矿区复垦土壤上的油菜盆栽试验 | 第26-43页 |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 ·供试土壤 | 第26页 |
| ·供试肥料 | 第26页 |
| ·供试作物 | 第26页 |
| ·试验设计 | 第26页 |
| ·试验管理 | 第26-27页 |
| ·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27-28页 |
| ·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方法 | 第27页 |
| ·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 | 第27页 |
| ·土壤磷吸附解吸测定方法 | 第27页 |
|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 ·土壤酶的测定方法 | 第28页 |
| ·植物样指标测定方法 | 第28页 |
| ·数据分析 | 第2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43页 |
| ·不同溶磷真菌对矿区复垦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 第28-32页 |
| ·不同溶磷真菌下矿区复垦土壤磷的等温吸附曲线 | 第28-29页 |
| ·不同溶磷真菌下矿区复垦土壤磷的等温吸附与Langmuir方程的拟合 | 第29-30页 |
| ·不同溶磷真菌对矿区复垦土壤磷解吸特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 ·不同溶磷真菌对矿区复垦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 第32-34页 |
| ·不同溶磷真菌对矿区复垦土壤全磷的影响 | 第34-35页 |
| ·不同溶磷真菌在油菜生长不同时期对矿区复垦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 ·不同溶磷真菌对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影响 | 第37页 |
| ·不同溶磷真菌对矿区复垦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40页 |
| ·不同溶磷真菌对矿区复垦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 ·不同溶磷真菌对矿区复垦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 ·不同溶磷真菌对矿区复垦土壤油菜植株全磷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不同溶磷真菌对矿区复垦土壤油菜鲜重的影响 | 第41-42页 |
| ·不同溶磷真菌对矿区复垦土壤油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3-46页 |
| 1 结论 | 第43-44页 |
| 2 讨论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 Abstract | 第51-53页 |
| 附录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