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储罐呼吸损耗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9-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 ·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 ·创新点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蒸发损耗形成过程及分类 | 第11-17页 |
| ·储罐蒸发损耗的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 ·油品的真实蒸汽压 | 第11页 |
| ·储罐的温度变化 | 第11页 |
| ·储罐的气相空间 | 第11-12页 |
| ·储罐直径 | 第12页 |
| ·储罐的收发油程序 | 第12页 |
| ·储罐的现状及储罐类型 | 第12页 |
| ·蒸发损耗的形成过程 | 第12-13页 |
| ·油品的蒸发 | 第12-13页 |
| ·气相中油蒸气的传质过程 | 第13页 |
| ·储罐油品损耗的类型 | 第13-17页 |
| ·按损耗原因分类 | 第13-15页 |
| ·按作业性质分类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油品蒸发损耗的测量 | 第17-20页 |
| ·数量法 | 第17-18页 |
| ·量油法 | 第17页 |
| ·量气法 | 第17-18页 |
| ·体积—浓度法 | 第18页 |
| ·物性法 | 第18-20页 |
| ·比样法 | 第18-19页 |
| ·蒸汽压法 | 第19-20页 |
| 第四章 蒸发损耗的计算 | 第20-33页 |
| ·小呼吸损耗量的计算 | 第20-25页 |
| ·拱顶罐小呼吸损耗计算理论公式 | 第20-21页 |
| ·外浮顶罐静止小呼吸损耗计算理论公式 | 第21-24页 |
| ·内浮顶罐静止小呼吸损耗计算理论公式 | 第24-25页 |
| ·小呼吸损耗计算 | 第25-27页 |
| ·小呼吸计算参数 | 第25-26页 |
| ·小呼吸计算结果 | 第26-27页 |
| ·大呼吸损耗量的计算 | 第27-29页 |
| ·固定顶储罐大呼吸损耗计算理论公式 | 第27-28页 |
| ·外浮顶储罐大呼吸损耗计算理论公式 | 第28-29页 |
| ·内浮顶储罐大呼吸损耗计算理论公式 | 第29页 |
| ·大呼吸损耗计算 | 第29-30页 |
| ·大呼吸计算参数 | 第29-30页 |
| ·大呼吸计算结果 | 第30页 |
| ·车船装卸损耗 | 第30-33页 |
| 第五章 小呼吸损耗 | 第33-35页 |
| 第六章 降低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 | 第35-49页 |
| ·降低油罐温差的措施 | 第35-43页 |
| ·正确选用油罐涂料 | 第35-40页 |
| ·淋水降温 | 第40-41页 |
| ·安装反射隔热板 | 第41-42页 |
| ·其它措施 | 第42-43页 |
| ·提高油罐的承压能力 | 第43页 |
| ·消除油面上的气体空间 | 第43页 |
| ·使用具有可变气体空间的油罐 | 第43-44页 |
| ·收集和回收油蒸气 | 第44-47页 |
| ·集气系统 | 第44页 |
| ·采用油气回收技术 | 第44-47页 |
| ·安装呼吸阀挡板 | 第47页 |
| ·采用密闭输送 | 第47页 |
| ·其他措施 | 第47-49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