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栀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9-30页 |
1.栀子的生物学背景 | 第9-24页 |
·化学成分 | 第11-14页 |
·药理作用 | 第14-20页 |
·体内过程研究 | 第20-22页 |
·毒副作用 | 第22页 |
·临床应用 | 第22-24页 |
2. ISSR 标记技术 | 第24-28页 |
·ISSR 技术原理 | 第24-25页 |
·ISSR 技术操作 | 第25-26页 |
·ISSR 技术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26-28页 |
3.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28-30页 |
第二部分 巴中栀子 ISSR 分析的建立 | 第30-43页 |
前言 | 第30-32页 |
栀子 DNA 提取 | 第30-3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2-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仪器 | 第33-34页 |
·试剂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43页 |
·实验流程图 | 第35-38页 |
·ISSR-PCR 反应 | 第38-40页 |
·电泳及数据统计分析 | 第40-43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1. 不同栀子品种的多态性 | 第43页 |
2. 聚类分析 | 第43-44页 |
3.主坐标分析 | 第44-49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49-53页 |
1 试验设计科学性及可行性 | 第49页 |
2 栀子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分析 | 第49-50页 |
3 ISSR 分析的有效性及优缺点 | 第50-51页 |
4 本试验对研究巴中产栀子有何意义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论文 | 第56-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