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概述 | 第11页 |
·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 | 第11-17页 |
·液-液萃取法 | 第11-12页 |
·固相萃取法 | 第12页 |
·固相微萃取法 | 第12-13页 |
·液相微萃取 | 第13页 |
·微波辅助萃取 | 第13-14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 | 第14-15页 |
·分散液液微萃取 | 第15-16页 |
·浊点萃取 | 第16-17页 |
·浊点萃取技术的特性以及影响因素 | 第17-21页 |
·表面活性剂的介绍以及分相行为 | 第17-19页 |
·影响浊点萃取技术的因素 | 第19-21页 |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和浓度 | 第19页 |
·溶液酸碱度和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19-20页 |
·添加剂的种类 | 第20页 |
·平衡温度和时间 | 第20页 |
·富集相粘度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 第20-21页 |
·浊点萃取技术在中草药和医药分析中的应用 | 第21-25页 |
·浊点萃取与光度法联用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浊点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 | 第22页 |
·浊点萃取与毛细管电泳法联用 | 第22-23页 |
·浊点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厚朴药材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 | 第27-35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仪器 | 第28-29页 |
·试剂 | 第29页 |
·实验过程 | 第29-31页 |
·浊点萃取过程 | 第29页 |
·检测方法 | 第29-30页 |
·测定方法原理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4页 |
·浊点萃取条件的选择 | 第31-33页 |
·pH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31页 |
·TritonX-114及其浓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水浴温度和平衡时间的影响 | 第32页 |
·稀释剂用量的选择 | 第32-33页 |
·缓冲体系及pH值的选择 | 第33页 |
·分析特性 | 第33-34页 |
·样品分析及回收率实验 | 第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浊点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芙朴感冒颗粒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 | 第35-44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实验 | 第36-37页 |
·实验试剂 | 第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浊点萃取 | 第37页 |
·色谱条件 | 第37页 |
·浊点萃取的条件优化 | 第37-41页 |
·pH值的影响 | 第37-38页 |
·TritonX-114浓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平衡温度和时间 | 第39-40页 |
·离心时间 | 第40-41页 |
·稀释剂的选择 | 第41页 |
·分析特性 | 第41-42页 |
·样品分析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混合胶束浊点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 第44-54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实验 | 第45-47页 |
·实验试剂 | 第45-46页 |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浊点萃取 | 第46-47页 |
·色谱条件 | 第47页 |
·结果讨论 | 第47-51页 |
·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 第47-48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47页 |
·流动相中添加剂的影响 | 第47-48页 |
·紫外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48页 |
·流动相pH的影响 | 第48页 |
·浊点萃取条件优化 | 第48-51页 |
·盐酸浓度 | 第48-49页 |
·SDS浓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TritonX-114浓度的影响 | 第50页 |
·NaCl浓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离心时间的影响 | 第51页 |
·分析特性 | 第51页 |
·样品分析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