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我国解雇权限制制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引言第8-12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9页
     ·选题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页
   ·研究主要内容第9-10页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第10-11页
     ·研究重点第10页
     ·研究难点第10-11页
     ·创新点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12页
     ·文献研究法第11页
     ·历史分析法第11页
     ·比较分析法第11-12页
2 解雇权限制的法理基础第12-20页
   ·解雇的概念辨析及权利行使限制第12-15页
     ·解雇的法律概念辨析第12-13页
     ·解雇权行使的必要限制第13-15页
   ·解雇权限制中的权利冲突及解决第15-16页
   ·解雇权限制的理论基础第16-20页
     ·解雇自由说第16-17页
     ·禁止解雇权滥用说第17-18页
     ·正当事由说第18-20页
3 我国解雇权限制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宽严之辩第20-31页
   ·《劳动法》中的解雇制度设计第20-21页
     ·《劳动法》中的限制规定第20页
     ·其他立法中的规定第20-21页
   ·《劳动合同法》中的解雇制度设计第21-23页
     ·《劳动合同法》的调整第21-23页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补充规定第23页
   ·我国解雇权限制水平的宽严之争第23-31页
     ·限制宽严的经济理论争论第23-26页
     ·解雇权限制的宽严之争论第26-31页
4 国外典型解雇权限制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1-38页
   ·国外解雇权限制的典型模式第31-35页
     ·美国的任意雇佣例外模式第31-32页
     ·德国的多重限制解雇模式第32-35页
   ·国外解雇权限制对我国的启示第35-38页
     ·解雇事由的严格度借鉴第35-36页
     ·解雇法定程序的借鉴第36页
     ·不公平解雇保护的借鉴第36-38页
5 我国解雇权限制制度的完善第38-44页
   ·解雇权限制制度完善的目标定位第38-39页
   ·我国解雇权限制制度完善的具体构想第39-44页
     ·区分对待解雇保护主体第40页
     ·设置中小型经营者解雇权限制豁免第40-41页
     ·强化即时解雇许可性条件的可操作性第41页
     ·允许劳动者在解雇通知期内享有谋职假第41页
     ·建立并发挥工会的作用第41-42页
     ·充分发挥劳动行政部门的作用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工贸易与工薪差距--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化、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