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目录 | 第5-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植物光周期敏感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光周期及光周期敏感现象 | 第10页 |
·光周期中光期和暗期的作用 | 第10页 |
·光敏色素与光周期现象 | 第10-11页 |
·光周期敏感指标的研究 | 第11页 |
·谷子的研究 | 第11-18页 |
·谷子的驯化 | 第11-12页 |
·谷子的系统发生学 | 第12-13页 |
·谷子的基因组 | 第13-14页 |
·谷子与其它禾本科的比较遗传学 | 第14-15页 |
·谷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15-16页 |
·谷子QTL定位和克隆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谷子适应性的遗传基础 | 第17-18页 |
·植物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分析 | 第18-23页 |
·数量性状与数量性状QTL位点 | 第18页 |
·分子标记 | 第18-19页 |
·作图群体 | 第19-20页 |
·QTL定位的方法 | 第20-21页 |
·区间作图法 | 第20页 |
·复合区间作图法 | 第20-21页 |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 | 第21页 |
·上位性QTL分析 | 第21-22页 |
·QTL与环境互作 | 第22页 |
·QTL整合和“一致性”QTL分析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不同光周期下谷子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 第24-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第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试验设计 | 第24页 |
·性状调查 | 第24-25页 |
·统计分析 | 第25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5页 |
·方差分析、表型相关分析与遗传力分析 | 第25页 |
·SNP标记分析及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25页 |
·QTL定位及上位性分析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42页 |
·RIL群体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 第26-30页 |
·联合方差分析和遗传力 | 第26页 |
·不同光周期下亲本及RIL群体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表现 | 第26-28页 |
·不同光周期下RIL群体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的表型相关 | 第28-30页 |
·SNP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30页 |
·单位点的复合区间作图法QTL定位及效应分析 | 第30-37页 |
·短日照条件下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的QTL及加性效应分析 | 第31-33页 |
·长日照条件下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的QTL及加性效应分析 | 第33-37页 |
·两位点QTL定位及上位性分析 | 第37-42页 |
·RIL群体QTL的加性效应与加性×环境(AE)互作 | 第37-39页 |
·RIL群体QTL的上位性效应与上位性×环境(AAE)互作 | 第39-42页 |
·讨论 | 第42-45页 |
·短日照条件下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QTL的集中分布 | 第42页 |
·长日照条件下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QTL的集中分布 | 第42-43页 |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检测到的QTL的分类 | 第43-44页 |
·QTL与环境互作和上位性分析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的“一致性”QTL分析 | 第45-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遗传图谱和相关性状定位QTL | 第45页 |
·遗传图谱的QTL整合方法 | 第45页 |
·QTL“元分析”及“一致性”QTL的确定 | 第45-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1页 |
·整合图谱的构建 | 第46页 |
·长短日照条件下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的“一致性”QTL分析 | 第46-51页 |
·讨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英文摘要 | 第60-61页 |